湘中杂言四首(其三)
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风前。
野爨三家市,乡音几处船。
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
鉴赏
这首明代杨基的《湘中杂言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湘江边景色。首句“城近江临郭”,写出了城市依江而建,江边的城墙与城郭相映成趣;“沙虚月在川”则展现出夜晚月光洒在空旷的沙滩和江面上的宁静景象。
“柳宜春雪后”描绘了春天雪后的柳树,清新脱俗,似乎更显生机盎然;“花怯晚风前”则以拟人手法,写出花朵在傍晚凉风中微微颤动的娇弱情态,富有动态美。
“野爨三家市”描绘了乡村集市的简朴,野外的炊烟袅袅升起,几家店铺散布其中;“乡音几处船”则通过乡音的传来,暗示着江上船只的往来,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最后两句“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诗人静坐聆听江边礁石下的流水声,这声音仿佛带有湘江特有的韵律,如同琴弦般嘈杂而和谐,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音乐般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词语解释
嘈杂的意思:◎ 嘈杂 cáozá[noisy ] 声音杂乱扰人;喧闹人声嘈杂◎ 嘈杂 cáozá[gastric discomfort] 俗称心嘈。指自觉胃中空虚,似饥不饥,似痛非痛,热辣不宁之状。有火嘈、痰嘈、酸水浸心作嘈、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
三家的意思:(1).极言人户之少。《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 尧 舜 户説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宋 陆游 《野意》诗:“隄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2).指 春秋 鲁 大夫 孟孙氏 、 叔孙氏 、 季孙氏 。《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 朱熹 集注:“三家, 鲁 大夫 孟孙 、 叔孙 、 季孙 之家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天欲 鲁 以 孔子 代三家。”(3).指 春秋 晋 之三卿 韩 、 赵 、 魏 。《鹖冠子·武灵王》:“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
下水的意思:◎ 下水 xiàshuǐ(1) [enter the water]∶放水(2) [launch]∶放入或滑入水中船下水(3) [take to evildoing]∶比喻入伙做坏事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4) [offal;viscera]∶食用的牲畜内脏猪下水...
湘弦的意思:亦作“ 湘絃 ”。即湘瑟。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唐 孟郊 《湘弦怨》诗:“湘絃少知意,孤响空踟蹰。”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词:“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絃重理。”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刼后灰。”参见“ 湘瑟 ”。...
乡音的意思:◎ 乡音 xiāngyīn[local accent] 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
宜春的意思:(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阁 上最宜春。”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裳》诗之三:“知儂棹向 吴江 过,托买宜春半幅裳。”(2).指 宜春宫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蹷 石闕 ,歷 封峦 ,过 鳷鹊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注:“ 宜春 ,宫名,在 渭 南 杜县 东。”《汉书·东方朔传》:“北至 池阳 ,西至 黄山 ;南猎长 杨 ,东游 宜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