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商山僧赏析

赠商山僧

唐 · 韦蟾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注释

商岭:山脉名,位于中国中部,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
东西路:指道路在山岭两边延伸。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一溪云:形容溪流上方缭绕的云雾,营造出宁静而幽深的意境。
师言:老师的教诲或话语。
耳重:指对老师的话听得入耳,重视。
人是人非:人事变迁,指人的关系和状态发生了变化。
不欲闻:不愿再听到,表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翻译

商岭山脉东西两侧的道路似乎要分离,两间小屋坐落在一条溪流旁,被云雾缭绕。
老师的话语重心长,我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对于人事的是非纷扰,我不愿再去听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商岭东西路欲分”,诗人以“商岭”作为背景,由此设定了一个山间的小径,这条小径似乎在东、西两侧各自分出一条道路。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也隐喻着生活中的选择和分歧。

“两间茅屋一溪云”,这里的“茅屋”指的是简单的竹草盖成的小屋,代表了隐逸的居所。诗人将这简陋的住处与流动的溪水和飘浮的云朵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师言耳重知师意”,这里的“师”可能指的是一位高僧或是诗人的精神导师。“耳重”则意味着深受教诲,能够洞悉师父的深意。这句表达了对师承和智慧传授的尊崇。

“人是人非不欲闻”,这句话富含哲理,探讨的是人与非人的界限,以及对于超越世俗知识的追求。它暗示诗人对于超然物外智慧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商山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