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六)
宋 · 王迈
世人欲不死,焚香事大罗。
死后欲超生,将身靠弥陀。
个里不透彻,仙佛如子何。
我素不持戒,焉能断腥臊。
独有一寸圭,明白不可磨。
学仙与学佛,此事付儿曹。
死后欲超生,将身靠弥陀。
个里不透彻,仙佛如子何。
我素不持戒,焉能断腥臊。
独有一寸圭,明白不可磨。
学仙与学佛,此事付儿曹。
注释
世人:世间的人。不死:长生不老。
事:礼拜。
大罗:道教中的最高神。
超生:往生极乐。
弥陀:阿弥陀佛。
个里:这里。
透彻:明白。
仙佛:仙人和佛陀。
持戒:遵守戒律。
腥臊:荤腥食物。
一寸圭:一颗纯洁的心。
明白:清晰。
不可磨:永不改变。
学仙:修仙。
学佛:学佛。
此事:这种选择。
儿曹:年轻人。
翻译
世人渴望长生不老,向大罗神仙礼拜求福。死后希望往生极乐,依靠阿弥陀佛指引道路。
对生死轮回的道理不明白,怎能期待仙佛庇佑。
我向来不遵守戒律,怎能戒除荤腥之食。
唯有这颗纯洁的心,明亮如圭,永不磨损。
修仙还是学佛,这样的选择留给后辈去决定。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世间众生的两种追求:一是对生命的延续,二是对死亡后的超脱。首句“欲不死”表达了人类对于永生不朽的渴望,而“焚香事大罗”则指向通过佛教仪式来实现这一愿望。大罗(Mahārāja)在佛教中是一种高级的天神,焚香是向其祈求福佑的方式。紧接着,“死后欲超生”揭示了人们对于死亡之后能够超脱轮回、获得新生的渴望,而“将身靠弥陀”则是依赖于阿弥陀佛的救度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诗人对这种追求持怀疑态度,“个里不透彻,仙佛如子何”表达了对这些信仰和实践是否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质疑。同时,诗人也坦言自己“素不持戒,焉能断腥臊”,即并不遵循任何宗教戒律,也无力断绝世间的情欲和杂念。
在最后两句中,“独有一寸圭,明白不可磨”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纯净和真理的追求是无法被外界所侵蚀。而“学仙与学佛,此事付儿曹”则表明了诗人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寻永恒的渴望托付给后来者,让他们去探索和实践。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死亡以及超脱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传统信仰持审慎态度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