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灯夕观妓戏作艳语赏析

灯夕观妓戏作艳语

明 · 杨基
舞缓态偏浓,歌停拍未终。
钗留人胜雪,钏响擘罗风。
不画眉长绿,非酣脸自红。
意将回眼送,娇逐点头通。
此夕瑶台下,当时洛浦中。
莫言常见惯,肠断杜司空。

拼音版原文

huǎntàipiānnóngtíngpāiwèizhōng

chāiliúrénshèngxuěchuànxiǎngluófēng

huàméicháng绿fēihānliǎnhóng

jiānghuíyǎnsòngjiāozhúdiǎntóutōng

yáotáixiàdāngshíluòzhōng

yánchángjiànguànchángduànkōng

鉴赏

这首明代杨基的《灯夕观妓戏作艳语》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旖旎的场景。诗中的舞者身姿曼妙,步态轻盈,歌声悠扬,即使歌曲暂停也余韵未尽。她的美丽如同雪般纯净,发钗摇曳间仿佛带起一阵罗衣微风。她并未刻意描画眉毛,自然的黛眉如翠色长绿;也不需饮酒,脸颊已因喜悦泛起红晕,显得娇媚动人。

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到她含情脉脉的眼神流转,以及那轻轻点头的姿态,传递出一种无声的交流和情感。这样的场景仿佛发生在瑶台月下的仙子之间,又仿佛是当年洛水之滨的神话故事重现。

然而,诗人提醒读者,尽管眼前的一切美丽常见且习以为常,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足以令人心碎,正如杜司空所感,触动了深藏心底的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妓女的风采,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瞬间的深深眷恋。

词语解释

常见的意思:[释义](动)经常见到。 [构成]偏正式:常〔见 [例句]这一个时期我们常见。(作谓语)常见的错误。(作定语)[反义]罕见、冷僻...

肠断的意思:◎ 肠断 chángduàn[very grieved] 喻非常悲痛...

当时的意思:[释义](名)就在那个时刻,立刻。 [构成]偏正式:当(时 [例句]当时我正上小学。(作状语)...

点头的意思:◎ 点头 diǎntóu[nod;approve] 快速地向前低头;作为 [同意、致意或命令等的] 表示而向前低头...

画眉的意思:◎ 画眉 huàméi(1) [hua-mei,a kind of thrush]∶画眉亚科的一种鸟( Garrulax canorus ),鸣声婉转动听,是著名的笼禽,产地陕、甘以南的中国南部和东部。因有色眼圈而得此名(2) [paint the eyebrows]∶以黛描绘眉毛...

回眼的意思:回转目光。 宋 陈与义 《金潭道中》诗:“客行惊节序,回眼送桃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鴇妇脸上现了错愕之色,回眼望一望 端甫 。” 许地山 《商人妇》:“等她回眼过来瞧我的时候,我又装作念书。”...

洛浦的意思:(1). 洛水 之滨。 汉 张衡 《思玄赋》:“载 太华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 宋 周邦彦 《燕归梁·咏晓》词:“曾经 洛浦 见惊鸿,关山隔,梦魂通。”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虚飘飘暮雨朝云,笑 宋玉 枉赋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叹 陈王 浪传 洛浦 仙姝。”(2).借指 洛神 。 唐 梁鍠 《名姝咏》:“临津双 洛浦 ,对月两 嫦娥 。”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晴》曲:“珮环声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观音 。”参见“ 洛神 ”。...

人胜的意思:人形的饰物。旧俗于正月初七人日用之。《初学记》卷四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月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鏤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鬢。又造华胜相遗。”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之二:“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适》:“七日重宴 大明殿 ,赐綵鏤人胜。”...

司空的意思:◎ 司空 sīkōng(1) [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in ancient china]∶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2) [surname]∶姓...

台下的意思:(1).台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于臺下。”《韩诗外传》卷二:“ 颜渊 侍坐, 鲁定公 于臺, 东野毕 御马于臺下。”(2).古时对人的尊称。《水浒后传》第七回:“ 郭京 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趋謁旌旄,足慰平生。’”(3).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两党制,这一党在台上,那一党在台下。”...

瑶台的意思:(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