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陶和刘柴桑赏析

和陶和刘柴桑

宋 · 苏轼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
黄橼出旧蘖,紫茗抽新畬。
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
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
自笑四壁空,无妻老相如。

拼音版原文

wànjiémièbǎiniánchíchú

piāoliúshíniánjīnnǎiyán

qiětiānrǎngjiān

shāolánguìcóngjìnpíng

huángyuánchūjiùnièmíngchōuxīnshē

běnzǎoshuāirénwèilǎogèng

bāngjūnzhùběnchālíntōngyǒu

zhúcóngshēnshānchuāngmíngshū

bǎo便biànzhōnggāomiánwàngbǎi

lǎoxiāng

注释

万劫:世事轮回。
百年:一生。
踟躇:徘徊。
卜居:选择居住地。
天壤:天地。
庐:居所。
兰桂丛:花木。
狐兔墟:狐狸兔子的巢穴。
黄橼:黄梨树。
旧蘖:新生枝芽。
紫茗:紫茶。
新畬:新叶。
衰人:衰老的人。
劬:辛苦。
邦君:国君。
畚锸:工具,用于挖掘。
竹屋:竹制房屋。
低深:低矮而深远。
高眠:高枕而眠。
百须:各种琐事。
四壁空:四面墙壁空荡。
老相如:指妻子如司马相如般贤良。

翻译

世事轮回无常,百年生活如徘徊。
漂泊四十年,如今才说要定居。
庆幸天地间,有一席之地为我居所。
稍加整理花木,让狐狸兔子的巢穴变为农田。
黄梨树新生枝芽,紫茶树抽出新叶。
我本是个早衰之人,没想到老来更加辛劳。
国君与邻居互助,物资共享。
竹屋虽低矮深邃,山窗却明亮稀疏。
一日饱餐足矣,高枕无忧忘却世间烦忧。
自嘲四壁空空,没有妻子像司马相如般陪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生命短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则透露了诗人长期漂泊后的定居之愿。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显示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接下来的“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描述了诗人在新居环境中的劳作与享受自然之美。

“黄橼出旧蘖,紫茗抽新畬”写出了春天的景象和植物的生长,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则是诗人自嘲自己年岁已高,但精神依旧。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表达了社区间的互助与和谐,而“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则描绘了诗人的居所之幽静与自然融合。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平静。最后,“自笑四壁空,无妻老相如”显示出诗人面对孤独晚年的坦然和自嘲,这里的“老相如”可能指的是古代高僧之名,暗示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