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渔父
唐 · 齐己
湘潭春水满,岸远草青青。
有客钓烟月,无人论醉醒。
门前蛟蜃气,蓑上蕙兰馨。
曾受蒙庄子,逍遥一卷经。
有客钓烟月,无人论醉醒。
门前蛟蜃气,蓑上蕙兰馨。
曾受蒙庄子,逍遥一卷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湘潭:湖南的一个地区,以水乡著称。春水满:春天河水上涨,充满河床。
岸远:河岸遥远,视野开阔。
客:指钓鱼的人,也可能指隐士。
钓烟月:在烟雾和月光中垂钓,描绘出一种超脱的意境。
论醉醒:指世人不关心他的状态,是醉是醒都无人议论。
蛟蜃气:蛟和蜃都是传说中的水怪,这里形容一种奇幻或神秘的气氛。
蓑上:蓑衣,渔人或农夫用以遮雨的草衣。
蕙兰馨:蕙和兰都是香草,这里比喻高尚的品德或美好的气息。
曾受:曾经学习或受到启发。
蒙庄子:即庄子,古代哲学家,以其逍遥游思想著名。
逍遥一卷经:指庄子的著作,象征着自由逍遥的生活态度。
翻译
春天里湘潭的河水涨满了,河岸边草色青青,一望无际。有位客人在烟雾缭绕、月光朦胧中垂钓,周围没有人谈论他是醉是醒。
家门前弥漫着蛟龙蜃气的神秘氛围,而渔人的蓑衣上则散发着蕙草与兰花的香气。
他曾经深受庄子的影响,悠然自得地阅读过那关于逍遥自在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水乡图景。在满溢的春水映衬下,湘潭的岸边草木茂盛,一片生机勃勃。诗人通过“有客钓烟月”来表达独自享受自然美景的情趣,这里的“烟月”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意境。而“无人论醉醒”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漠视,似乎只有沉浸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门前蛟蜃气,蓑上蕙兰馨”,通过对家门前蛙声和屋顶蕙兰香气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和深远意境。这里的“蛟蜃”指蛙鸣,是春天的常见现象,而“蓑上蕙兰馨”则是对家园环境的美好写照。
最后两句,“曾受蒙庄子,逍遥一卷经”,透露了诗人可能接受过道家的思想熏陶,并且在闲暇时光中以读书自娱。这里的“逍遥”二字,不仅形容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他对待生命的态度——轻松、从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超然世俗、乐享自然之美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