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去白沙再望路中江南诸山慨然有怀
宋 · 吕本中
青山如美人,浓淡各有态。
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
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
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
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
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
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
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
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
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
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
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
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
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
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
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
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
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
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
鉴赏
这首诗以青山起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将青山比喻为美人,以其浓淡各异的姿态展现山色之美。"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亲近之情,却因某种原因未能接近,如同面对高山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抒发了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对现实局限的感慨。
"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描绘了夏日里树木的坚韧与庇护作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强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回顾了诗人过去三年在白沙的游历,以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轻松与自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乐观。
最后,诗人以"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收尾,意指与友人分别后,借酒消愁,但内心仍存有一份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表明即使没有音乐的陪伴,诗歌也能带来心灵的愉悦。"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以杜甫(少陵翁)为例,表达对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歌能带给读者欢愉,希望读者不要对此感到惊讶或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