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化度藏院壁
唐 · 裴玄智
将肉遣狼守,置骨向狗头。
自非阿罗汉,焉能免得偷。
自非阿罗汉,焉能免得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肉:食物。狼:野兽,这里比喻贪婪的人。
骨:引诱或诱惑。
狗:常用来象征忠诚或不那么聪明的人。
阿罗汉:佛教中的圣者,修行圆满的人。
偷:偷窃,暗中占有。
翻译
把肉分配给狼看守,把骨头放在狗的面前。除非是阿罗汉那样的圣人,否则怎能避免被偷窃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玄智所作,名为《书化度藏院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理念和对阿罗汉境界的追求。
“将肉遣狼守,置骨向狗头。” 这两句用强烈的画面描写了一个场景:把肉交给狼去看守,把骨头放在狗的头顶。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食物链的一种象征性的描述,也隐喻着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如何将自己的贪欲(肉)和无常(骨头)交付给外在的力量去约束,即通过严格的戒律来克制自己的内心。
“自非阿罗汉,焉能免得偷。” 这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修行目标——成为阿罗汉。阿罗汉是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的人,他们已经完全断除了贪欲、瞋恚等烦恼,达到了解脱的状态。而“焉能免得偷”则表明如果没有达到阿罗汉的境界,就无法真正避免内心的邪念和外在诱惑的侵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佛教高深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自我克制和解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