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哀述(其六)赏析

哀述(其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手泽芳菲尽,啼痕作露华。
薤非长命草,萱是断肠花。
风树无多地,泉台自一家。
双鸾生死孝,总欲殉黄沙。

鉴赏

这首诗《哀述(其六)》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与悼念。

首句“手泽芳菲尽”,以“手泽”比喻逝者留下的痕迹或影响,暗示逝者已离世,其生前的痕迹和影响也随之消失,留下的是无尽的空虚与怀念。

“啼痕作露华”一句,以“啼痕”象征逝者生前的泪水,将之比作清晨的露珠,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薤非长命草,萱是断肠花”运用了两个典故,薤草常用来比喻短命之人,萱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逝者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风树无多地,泉台自一家”中,“风树”可能是指逝者生前喜爱的树木,而“泉台”则是指阴间,这里表达了对逝者所在之地的想象,以及对逝者安息的祝愿。

“双鸾生死孝,总欲殉黄沙”以“双鸾”象征夫妻或情侣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即使面对生死离别,也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的决心,展现了深厚的爱情与忠诚。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