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凯乐歌四首(破阵乐)
赫赫扬神武,隆隆震天声。
秉黄钺白旄,四征讨不庭。
蠢彼枭獍徒,屯蜂蚁营营。
萧斧伐朝菌,一挥不留行。
大憝既已夷,乾坤永清宁。
千载开昌运,三灵恊睿谟。
金轮神化衍,玉牒庆源储。
砺带河山誓,幅员夷夏图。
大明真普遍,万物尽昭苏。
制作兴王夏,歌讴属帝虞。
从此承平后,祯祥纪瑞符。
轩辕垂衣裳,虞庭舞干羽。
至治一以臻,圣作物斯睹。
阖辟侔乾坤,经纬用文武。
濊泽均漏泉,仁风动率土。
大君德犹龙,群臣拜如虎。
万岁复千龄,大平亘来古。
天地既开泰,君臣咸应期。
明良元一体,庆乐得同时。
鱼水情真契,龙云势每随。
周王资望奭,虞后赖皋夔。
鼓舞千年运,经营百世基。
赓歌一堂上,共咏角招诗。
词语解释
百世的意思:◎ 百世 bǎishì[all generations]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流芳百世...
白旄的意思:(1).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史记·卫康叔世家》:“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三国演义》第五回:“次日筑臺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鉞,兵符将印,请 绍 登坛。”(2).喻出师征伐。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白旄黄鉞定两 京 ,擒 充 戮 竇 四海清。” 明 无名氏 《智降秦叔宝》第一折:“某乃 李世民 是也,本贯 河 东 太原 人氏,父乃 唐公 李渊 。自因 隋 朝乱政,天下纵横,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
宝历的意思:见“ 宝历 ”。亦作“ 宝歷 ”。指国祚;皇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椒觴再献,寳歷万年。”《梁书·武帝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魏书·世宗纪》:“朕幼承宝历,艰忧在疚,庶事不亲,风化未洽。” 唐 欧阳詹 《回鸾赋》:“应千年之宝歷,承八圣之重光。”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玉佩朝元,宝历迎祥。”...
不庭的意思:(1).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 杜预 注:“下之事上皆成礼於庭中。” 杨伯峻 注:“庭,动词,朝于朝庭也。九年《传》云‘ 宋公 不王’故此云以讨不庭。此不庭为名词,义为不庭之国。”《汉书·赵充国传》:“ 鬼方 宾服,罔有不庭。” 颜师古 注:“庭,来帝庭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於是内修政事,外讨不庭,而復有 文 、 武 之境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当 尧 时, 三苗 不庭,遏絶其世,窜之 三危 ,其遗种尚在。”(2).无道;叛逆。《...
昌运的意思:兴隆的国运。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勑躬慙积素,復与昌运并。”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表》:“伏维皇帝陛下,承列圣之丕绩,当中兴之昌运。” 宋 陆游 《谢梁右相启》:“此盖伏遇某官身扶昌运,手斡化钧。” 明 王世贞 《<何大复集>序》:“所以削涤卑琐,振頽习,扶昌运,开中兴者,何物也?”...
朝菌的意思:◎ 朝菌 zhāojūn[a plant that is ephemeral] 菌类植物,朝生暮死朝菌不知晦朔。——[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承平的意思:◎ 承平 chéngpíng[peace] 太平;持久太平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汉书·食货志》承平日久...
垂衣的意思:见“ 垂衣裳 ”。...
从此的意思:◎ 从此 cóngcǐ(1) [from this time on]∶从那个时候起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2) [thenceforward]∶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大平的意思: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诗·周颂·维天之命序》:“维天之命,大平告 文王 也。”《庄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
大明的意思:(1).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宋 文天祥 《发陵州》诗:“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诗:“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3).泛指日、月。《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日、月也。”(4).指君主。《魏书·张衮传》:“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强,能言率职。”...
大君的意思:天子。《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孔颖达 疏:“大君,谓天子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大君若不弃 书 之力,亡臣犹有所逃。” 杜预 注:“大君,谓天王。” 唐 沉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诗:“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宋 范仲淹 《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隶释·汉郑固碑》:“先是君大男 孟子 有 杨乌 之才……年七岁而夭,大君、夫人所共哀也。”《...
大憝的意思:极为人所怨恶。《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孔 传:“大恶之人犹为人所大恶。”后用以称极奸恶的人,首恶之人。 晋 潘岳 《西征赋》:“愠 韩 马 之大憝,阻关谷以称乱。” 唐 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 天寳 末,大憝起於 幽都 。”《明史·刑法志一》:“巨恶大憝,案如山积。”...
蜂蚁的意思:亦作“ 蜂螘 ”。亦作“蠭蚁”。 1.蜂与蚁。亦喻地位低微的百姓。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2).喻叛乱者。 唐 杜甫 《青丝》诗:“不闻 汉 主放妃嬪,近静 潼关 扫蜂蚁。” 唐 元稹 《加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昔者区域之中,蜂蚁巢聚。 蔡 有逆孽, 齐 有狡童。” 宋 岳飞 《题永州祁阳县大营驿》:“他日扫清胡虏,復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羣岂足为功。”...
风动的意思:◎ 风动 fēngdòng[pneumatic]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风动工具...
幅员的意思:[释义](名)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 [构成]并列式:幅+员 [例句]幅员广大。(作主语)...
干羽的意思:(1).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唐 李义府 《承华箴》:“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 啟诵 ,艺优干羽。”(2).指文德教化。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三:“蠢尔西戎稽顙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干羽的意思:(1).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唐 李义府 《承华箴》:“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 啟诵 ,艺优干羽。”(2).指文德教化。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三:“蠢尔西戎稽顙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皋夔的意思:亦作“皐夔”。 皋陶 和 夔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 夔 是 虞舜 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贵接 皐 夔 步,深窥龙凤姿。” 元 耶律楚材 《用曹桢韵》:“收拾琴书我归去,朝庭人物有 皋 夔 。”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老太师,数十载鞠躬尽瘁,朱颜緑鬢,不愧我的 皋 夔 。”...
皋夔的意思:亦作“皐夔”。 皋陶 和 夔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 夔 是 虞舜 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贵接 皐 夔 步,深窥龙凤姿。” 元 耶律楚材 《用曹桢韵》:“收拾琴书我归去,朝庭人物有 皋 夔 。”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老太师,数十载鞠躬尽瘁,朱颜緑鬢,不愧我的 皋 夔 。”...
歌讴的意思:(1).讴歌,歌颂。《荀子·儒效》:“近者歌謳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2).歌唱。《史记·张仪列传》:“今将以 上庸 之地六县赂 楚 ,以美人聘 楚 ,以宫中善歌謳者为媵。”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謳好比人每日常差使。”(3).指歌声。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评歌謳之清浊,理管弦之长短。”...
歌讴的意思:(1).讴歌,歌颂。《荀子·儒效》:“近者歌謳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2).歌唱。《史记·张仪列传》:“今将以 上庸 之地六县赂 楚 ,以美人聘 楚 ,以宫中善歌謳者为媵。”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謳好比人每日常差使。”(3).指歌声。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评歌謳之清浊,理管弦之长短。”...
赓歌的意思:酬唱和诗。 唐 李白 《明堂赋》:“千里鼓舞,百寮賡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爱推同气了良缘,賡歌一絶于归乐。”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 中国 歷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鼓舞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激发;推动;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2) (动)兴奋;振作。 [构成]并列式:鼓+舞 [例句]十月革命的胜利;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作谓语)...
赫赫的意思:[释义](形)显著盛大的样子。 [构成]叠音式 [例句]战功赫赫。(作谓语)...
阖辟的意思:闭合与开启。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惟其健顺之德,凝五常而无间,合二气之闔辟,备之无遗,存之不失。”(1).闭合与开启。 唐 杨炯 《浑天赋》:“乾坤闔闢,天地成矣;动静有常,阴阳行矣。” 清 恽敬 《说仙二》:“与天地準则与天地闔闢,与古今齐则与古今流行而已矣。”(2).指货物的囤积与抛售。 宋 秦观 《财用下》:“切切焉从事於闔闢敛散之中,则是贱丈夫争锥刀之末耳,岂君子所谓理财者耶。”(3).指文章笔法的变化。 明 宋濂 《题<乌继善文集>后》:“况为文者,发造化之秘,贯古今之...
河山的意思:[释义](名)指国家的疆土。 [构成]并列式:河+山 [例句]祖国的河山在我心中。(作主语)...
既已的意思:(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
角招的意思:古乐章名。招,通“ 韶 ”。《孟子·梁惠王下》:“﹝ 齐景公 ﹞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説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 赵岐 注:“《徵招》、《角招》,其所作乐章名也。” 孙奭 疏:“必作其《徵招》、《角招》之者,盖徵以为事,角以为民,皆以招名之。” 朱熹 集注:“招与韶同……乐有五声,三曰角为民,四曰徵为事。招,舜乐也。”...
金轮的意思:(1).佛教语。“轮”(梵语Cakra),是 印度 古代战争用的一种武器。 印度 古传说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宝,预示他将来的无敌力量。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感得金轮宝者,为金轮王,乃四轮之首,领东南西北四大洲。 唐 王勃 《释迦佛赋》:“盖以玉輦呈瑞,金轮啟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至 宣和 末,又以方士 刘知常 所鍊金轮,颁之天下 神霄宫 ,名曰神霄宝轮。 知常 言其法以水鍊之成金,可镇分野兵饥之灾。”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诸佛也应投地拜,荣光...
经营的意思:[释义](1) (动)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基本义)。经营企业。(作谓语) (2) (动)泛指计划和组织。经营这项规划。(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经+营 [同音]晶莹...
经纬的意思:◎ 经纬 jīngwěi(1) [longitude and latitude]∶经线和纬线(2) [main threads; principle; method]∶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经纬万端(3) [plan and administer]∶规划治理经纬其民(4) [Confucian classics and books about charms]∶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君德的意思:人主的德行或恩德。《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闕君德。” 唐 韩愈 《明水赋》:“明为君德,因取以名焉。”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福文襄王夫人》:“务须招其至 粤 ,以彰君德。”...
君臣的意思:(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 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
开泰的意思:(1).亨通安泰。《晋书·顾荣传》:“弘九合之勤,雪天下之耻,则羣生有赖,开泰有期矣。”《魏书·高闾传》:“今天下开泰,四方无虞,岂宜盛世,干戈妄动。” 宋 王安石 《贺留守侍中启》:“躬授将明之才,出逢开泰之运。”(2).开始平安顺利。 晋 刘琨 《劝进表》:“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覩人神开泰之路。”《明史·郑履淳传》:“察变谨微,回天开泰,计无踰於此。”(3).指重见光明。 宋 梅尧臣 《自感》诗之一:“左目忽昏花,愁心乱剧麻……唯期一开泰,再望日中雅。”(4).通畅。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九章...
来古的意思:自古以来。《史记·太史公自序》:“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比《乐书》以述来古,作《乐书》第二。” 司马贞 索隐:“来古即古来也。言比《乐书》以述自古已来乐之兴衰也。”一说为往古。见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六》。...
乐得的意思:[释义](动)某种场合适合自己心意,因而顺其自然。 [构成]附加式 [例句]主席让他等一会儿再发言;他也乐得先听听别人的意见。(作谓语)...
砺带的意思:见“ 礪带河山 ”。...
留行的意思:(1).挽留,使不离去。《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 赵岐 注:“欲为王留 孟子 行。”(2).停止行进。《韩非子·存韩》:“ 秦 发兵不留行,而 韩 之社稷忧矣。”《汉书·李广利传》:“ 贰师 欲攻 郁成城 ,恐留行而令 宛 益生诈,乃先至 宛 。” 颜师古 注:“留行,谓留止军,废其行。”(3).指阻挡,阻碍。《汉书·韩安国传》:“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 匈奴 ,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癕也,必不留行矣。” 颜师古 注:“留,止也。言无所碍也。” 宋...
隆隆的意思:[释义](拟)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 [构成]重叠式 [例句]雷声隆隆。(作谓语)[同音]泷泷、胧胧、笼笼...
率土的意思:(1).“率土之滨”之省。谓境域之内。《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尔雅》曰:‘率,自也。自土之滨者,举外以包内,犹言四海之内。’” 汉 班固 《明堂诗》:“普天率土,各以其职。”《北齐书·文宣帝纪》:“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新唐书·孙伏伽传》:“以率土之富,何索不致,岂少此物哉。”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率土皆怨痛,况乃忠孝臣。”(2).犹王土。指京畿地区。 唐 张署 《赠韩退之》诗:“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
明真的意思:纯真;淳朴。 汉 阮瑀 《隐士诗》:“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明良的意思: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语本《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 宋 沉括 《贺枢密吕侍郎启》:“明良协契,远邇均欢。”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始有明良之美,而终为 桀 紂 之暴,君臣之际,反覆如是,可不为寒心乎!”...
年运的意思:(1).谓不停地运行的岁月。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超遥行人远,宛转年运徂。” 唐 元稹 《长庆历》诗:“年历復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2).谓岁月不停地运行。 宋 陆游 《秋日次前辈新年韵》:“旅游浑似梦,年运遂成翁。”(3).年寿和气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鬼但能以阳气之盛衰,知人年运。”...
普遍的意思:[释义](形)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 [构成]并列式:普+遍 [例句]普遍现象。(作定语)普遍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作状语)[同义]广泛[反义]个别、特殊...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千年的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千龄的意思:(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情真的意思:(1).真实的情感;真诚。 清 洪昇 《长生殿·尸解》:“玉敕降天庭,鸞鹤飞前后,只为有情真,召取还 蓬 岫。” 沙汀 《淘金记》十一:“‘我也不过顺便说说,’寡妇紧接着说,情真地赔着小心。”(2).事实。《红楼梦》第六一回:“我説了罢:伤体面,偷东西,原是 赵姨奶奶 央及我再三,我拿了些给 环哥儿 是情真。” 梁斌 《红旗谱》三一:“老爹的穷了一辈子倒是情真,可没有鬻过儿卖过女!”...
仁风的意思:(1).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 晋 统天,仁风遐扬。”《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 清 方文 《李明府祈雨有应镌诗于壁属予和之》:“况有诗题石,仁风扇薜萝。”(2).《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太傅 谢安 赏 宏 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 ,乃祖之於 冶亭 ,时贤皆集。 安 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 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
睿谟的意思:皇帝圣明的谋略。 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贺雨表》之二:“又虑宿麦无备,播种失时,出於宸衷,特令賑贷。睿謨潜运,甘雨遂周。” 宋 陆游 《严州到任谢表》:“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睿謨冠古,英断如神。” 明 方孝孺 《依韵略陈情》:“圣学自得师,旷代莫与邻。睿謨粲可述,善政难具陈。”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故不观於 安南 、 缅甸 之撤兵,不足与言安边之睿謨。”...
瑞符的意思:犹瑞应,符应。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天产神驥,瑞符大君。” 宋 黄庭坚 《嗣深尚书弟晬日》诗:“不腾 渥水 称神骏,应出 岐山 作瑞符。”...
三灵的意思:(1).指日、月、星。《汉书·扬雄传上》:“方将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三灵,日、月、星垂象之应也。”《南史·宋纪上》:“三灵垂象,山川告祥。”(2).指天、地、人。《文选·班固<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 放唐 之明文。” 李善 注:“三灵,天、地、人也。”《魏书·孙绍传》:“事恢三灵,仁洽九服。”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冀大觉垂慈,三灵协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精诚之至,哀感三灵。”(3).指天神、地祇、人鬼。《资治通鉴·后晋...
神武的意思:[释义](形)〈书〉英明威武。 [构成]并列式:神+武...
神化的意思:◎ 神化 shénhuà[apotheosis] 看成像神一样神化个人...
圣作的意思:(1).语本《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旧时多为称颂帝王有所作为之词。 唐 李邕 《贺新殿钟鸣表》:“伏见昨宣示於新殿为万姓祈祷,神鐘自鸣,是知圣作昇闻,天意下降,道开皇极,润及生人。”(2).帝王的作品。犹言御制。《新唐书·虞世南传》:“帝尝作宫体诗,使賡和。 世南 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诗·豳风·七月》﹞序上说是 周公 做的。或者是这位大诗人的圣作罢。”...
水情的意思:◎ 水情 shuǐqíng[water level;situation of river] 指河水的状况,如流量、水位等...
四征的意思:(1).四面征讨。《书·周官》:“四征弗庭,绥厥兆民。” 孔颖达 疏:“四征,从京师而四面征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 宣王 时代的四征八伐,正是去发展自己的生产。”(2).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将军的合称。《晋书·职官志》:“四征兴於 汉 代。”《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四征将军,皆 汉 魏 以来置,加大者始曰方面。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各一人。 魏 黄初 中位次三公, 后魏 加大,则次卫将军。 唐 无。”...
堂上的意思:◎ 堂上 tángshang(1) [the place that elders and betters live in]∶尊长居住的地方。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 [that parents live in]∶父母居住的正房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天声的意思:(1).天上的声响,如雷声、风声等。 汉 扬雄 《甘泉赋》:“登 长平 兮雷鼓礚,天声起兮勇士厉。” 唐 李白 《古风》之七:“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2).指佛音。 唐 孟郊 《读经》诗:“海萍国教异,天声各泠泠。”(3).比喻盛大的声威。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 汉 之天声。”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章炳麟 《民报纪念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大 汉 之天声。”...
天命的意思:[释义](名)迷信的人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 [构成]偏正式:天(命 [例句]天命不可信。(作主语)我们不能听任天命。(作宾语)...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同时的意思:[释义](1) (副)表示动作行为在同一个时候发生。 (2) (连)表示进一层。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身体。(连词表转折) [构成]偏正式:同(时...
万物的意思:◎ 万物 wànwù[universe;all things on earth]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万物莫不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万岁的意思:[释义](1) (动)千秋万世;永远存在(祝愿的话)。 (2) (名)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呼。 [构成]偏正式:万(岁 [例句]祖国万岁。(作谓语)...
王资的意思:称王的资本、条件。《韩非子·五蠹》:“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舋,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王夏的意思:周 乐名。九夏之一,王出入时所奏。《周礼·春官·锺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驁夏》。”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王出入奏《王夏》。”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闋,《騶虞》奏。”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於以奏《永安》,於以奏《王夏》。”...
文武的意思:(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舞干的意思:《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 有苗 格。”后遂以“舞干”指文德感化。 唐 元稹 《论讨贼表》:“及夫舞干而适至,因垒而来归,此又物之可化者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 元凯 之所先,不若 唐 虞 之考绩; 叔子 之所务,不若 重华 之舞干。”...
萧斧的意思:古代兵器斧钺。萧,通“ 肃 ”。《说文·艸部》“萧,艾蒿也。从艸,肃声” 清 段玉裁 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鉞用于刑罚,故取严肃之义。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讐於弱 薛 ,譬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 唐 孔颖达 《〈春秋正义〉序》:“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文》词:“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彗扫,萧斧剉春葱。” 清 吴伟业 《退谷歌》:“ 武陵 洞口闻野哭,萧斧斫尽桃花林。”一说萧斧...
枭獍的意思:亦作“ 梟镜 ”。旧说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比喻忘恩负义之徒或狠毒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若 兆 者蜂目豺声,行穷梟獍,阻兵安忍,贼害君亲。” 范祥雍 校释:“《汉书》二十五《郊祀志》:‘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孟康 注:‘梟,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破镜即是獍。此以比喻很戾忘恩之人。”《魏书·恩倖传·侯刚》:“曾无犬马识主之诚,方怀梟镜返噬之志。” 唐 元稹 《捉捕歌》:“外无梟镜援,内有熊羆驱。”镜,一本作“ 獍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
兴王的意思:(1).励精图治,勤于王业的君主。《国语·晋语六》:“兴王赏諫臣,逸王罚之。”(2).指开创基业的君主。《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心存亡国所以失之,览观兴王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隋书·李德林传》:“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韞大圣之能。”...
轩辕的意思:(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黄帝 的名字。传说姓 公孙 ,居于 轩辕之丘 ,故名曰 轩辕 。曾战胜 炎帝 于 阪泉 ,战胜 蚩尤 于 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 中华 民族的始祖。《楚辞·远游》:“ 轩辕 不可攀援兮,吾将从 王乔 而娱戏!”《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名曰 轩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轩辕 之世,史有 仓頡 ,主文之职,其来久矣。”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皇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2).借指中华民族。 鲁...
夷夏的意思:(1).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古代常以指 中国 境内的各族人民。《周书·于翼传》:“ 翼 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 冯君 焉。” 唐 刘禹锡 《贺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泽,副夷夏会同之心。” 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宫阙》诗:“域中夷夏极,天上帝王家。”(2).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臺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衣裳的意思:◎ 衣裳 yīshang[clothing]衣服的通称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一体的意思:◎ 一体 yītǐ(1) [an organic whole]∶有机的整体融成一体(2) [to a men;all people concerned]∶有机地结合或联结起来的整体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胡越为一体。——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营营的意思:◎ 营营 yíngyíng(1) [drone;buzz;hum]∶象声词营营青蝇(2) [be busy going everywhere for profits]∶奔走钻营毕生营营,追求名利(3) 常含贬义...
应期的意思:(1).顺应期运。 三国 魏 曹植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於赫四圣,运世应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陛下应期万世,接统千祀。” 唐 李白 《当涂李宰君画赞》:“应期命世,大贤乃生。”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林宗 才非应期,器不絶伦。”(2).犹如期。 唐 韩愈 《贺雨表》:“龙神效职,雷雨应期。”...
犹龙的意思:(1).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 去,谓弟子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 ,其犹龙邪!’”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 宋 陆游 《读<老子传>》诗:“但説 周公 曾入梦,寧於 老子 叹犹龙。”(2).指 老子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教图赞》:“ 理宗 朝有待詔 马远 画《三教图》:黄面老子则跏趺中坐, 犹龙翁 儼立於傍,吾夫子乃作礼於前。” 清 王夫...
虞庭的意思:见“ 虞廷 ”。...
鱼水的意思:◎ 鱼水 yúshuǐ[fish and water] 鱼和水的融洽关系,比喻双方相处很好,关系密切...
玉牒的意思:(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书·百...
元一的意思:(1).即一元。四千六百十七年的一个周期。《汉书·律历志上》:“三统合於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参见“ 一元 ”。(2).指万物的本源。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胞胎元一,范铸两仪。”...
昭苏的意思:见“ 昭苏 ”。(1).亦作“ 昭甦 ”、“ 昭穌 ”。苏醒;恢复生机。《礼记·乐记》:“蛰虫昭苏,羽者嫗伏。” 郑玄 注:“昭,晓也;蛰虫以发出为晓,更息曰苏。”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表》:“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前蜀 杜光庭 《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祠》:“乘此胜因,咸臻妙乐,龙神安镇,士庶昭甦,蠢动有生,同昇福界。”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后土醮词》:“大开倚劒之门,不隔朝天之路,昭穌疲俗,洗涤深寃。” 陈独秀 《敬告青年》五:“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寧日。”(2)...
祯祥的意思:(1).吉祥的征兆。《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禎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孔颖达 疏:“禎祥,吉之萌兆。祥,善也。言国家之将兴,必有嘉庆善祥也。” 汉 王充 《论衡·吉验》:“凡人稟贵命於天,必有吉验见於地。见於地,故有天命也。验见非一,或以人物,或以禎祥,或以光气。”《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夫神以知来,不追以往,禎祥先见,而后兴废从之。”《云笈七籤》卷五:“先生忘情於身而慈於人,禎祥屡应。”(2).吉祥,幸福。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改之以灾变,告之以禎祥。”《后汉书·曹褒传》:“...
真契的意思:(1).知己,意志相合者。 金 王若虚 《忆之纯》诗之一:“幼岁求真契,中年得伟人。”(2).谓妙趣,真意。 明 自悦 《续兰亭会补任城吕系诗》:“兰苕擢中沚,葩萼媚芳辰,散怀得真契,引觴答熙春。”...
征讨的意思:◎ 征讨 zhēngtǎo[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发出讨伐奉命征讨叛逆...
制作的意思:◎ 制作 zhìzuò(1) [make;manufacture]∶制造制作玩具(2) [writing]∶指写作(3) [system]∶制度定制作...
至治的意思:(1).指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文子·下德》:“欲治之主不世出,可与治之臣不万一,以不世出求不万一,此至治所以千岁不一也。” 元 独乐园主 《咏史》:“ 汉 朝 文 景 称至治,刑措可比 成 康 前。”(2).最好的治理。《孔子家语·五刑解》:“ 冉有 问 孔子 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 孔子 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
资望的意思:◎ 资望 zīwàng[seniority and prestige] 资历和声望愔以资望少,不宜超莅大郡。——《晋书·郄愔传》...
作兴的意思:(1).兴起。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天寳 之后,徭戍作兴。”(2).指使振兴、奋起。 宋 岳飞 《辞太尉札子》:“作兴文武,雪耻羣狄。”(3).发起,推动。《红楼梦》第三七回:“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着你作兴起来。”(4).器重,抬举。《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若非我将 吴 下旧谱传授与你,看你整治些甚样餚饌出来,能使各位爷这般作兴你?”《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只因上年国子监里有一位 虞博士 ,着实作兴这几个人。”(5).指纵容,娇惯。《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却説 贾...
作物的意思:◎ 作物 zuòwù[crop] 农作物的简称。大面积栽种或大面积收获,供盈利或口粮用的植物油料作物...
垂衣裳的意思: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韩康伯 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 汉 王逸 《机赋》:“帝 轩 龙跃,庶业是昌。俯覃圣恩,仰览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汉 王充 《论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无为称於华舄,至治表於垂衣。” 唐 高适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餘议。” 前蜀 杜光庭 《贺圣体渐痊愈表》:“伏惟...
鱼水情的意思:◎ 鱼水情 yúshuǐqíng[be inseparable as fish and water] 比喻感情极其深厚,犹如鱼离不开水一样...
砺带河山的意思:指打磨、修整国家的疆土和山河,使之更加坚固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