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长至后二首(其二)
宋 · 刘应时
遥想清台上,已书云物祥。
自惭身老大,渐喜日舒长。
芹泮三益友,芸窗一炷香。
此间无俗物,贫病亦何伤。
自惭身老大,渐喜日舒长。
芹泮三益友,芸窗一炷香。
此间无俗物,贫病亦何伤。
注释
遥想:回忆。清台:清静的台阁。
云物祥:吉祥的云气和事物。
自惭:自觉惭愧。
身老:年事已高。
日舒长:日子延长。
芹泮:芹池,古代学宫中的水池。
三益友:三位有益的朋友。
芸窗:书香之窗,指书房。
一炷香:一缕清香。
俗物:世俗之人。
贫病:贫穷疾病。
何伤:有什么可忧虑的。
翻译
遥想当年清静的台阁,已经记录下吉祥的云气和事物。我自觉年事已高,却渐渐感到日子一天天延长,心中欢喜。
在芹池边有三位益友相伴,书房里点燃一缕清香。
这里没有世俗之人,即使贫穷疾病,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遥想清台上,已书云物祥"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登临高台、与云同游的意境,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天人的合一,体验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祥和氛围。
接下来的"自惭身老大,渐喜日舒长"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的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节奏逐渐放慢、能够更从容不迫地享受每一天的喜悦。这里蕴含着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时光宽裕的珍惜。
"芹泮三益友,芸窗一炷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人围坐在充满书卷气息的书房里,点燃熏香,享受着精神上的交流和放松。这里的"三益友"和"一炷香"具体指代不明,但无疑增添了诗中的温馨与宁静。
最后两句"此间无俗物,贫病亦何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所体现出的豁达心态。这里的"无俗物"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喧嚣,而"贫病亦何伤"则是对遭遇困厄时保持的一种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淡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构建了一幅充满哲思与宁静意境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