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园
宋 · 郭祥正
逍遥有水一溪,有竹三亩。
兰芬菊芳,松老石瘦。
堂居其中,亭列左右。
菲菲兮春荣,阴阴兮夏茂。
孤猿啸兮秋夜长,空桑嗥兮冬雪昼。
山之名兮人莫知,公为主兮天所授。
其或要佳宾,酌醇酎。
清吟得韵兮,非人世之丝篁。
属笔成篇兮,发天机之锦绣。
方且登高台,挹远岫。
俯仰群仙,咨询遐寿。
脱轮蹄之萦,服烟霞之秀。
于斯时也,一举九万兮,吾不知其为用。
嗒焉自丧兮,吾不知其为偶。
翛兮窅兮,非无之无。
寂兮息兮,非有之有。
无何亦何得而名,有窍则窍遽能久。
至若听出于垣,观入于牖。
此鄙士之常习,又安得与夫逍遥主人而为之友也哉。
兰芬菊芳,松老石瘦。
堂居其中,亭列左右。
菲菲兮春荣,阴阴兮夏茂。
孤猿啸兮秋夜长,空桑嗥兮冬雪昼。
山之名兮人莫知,公为主兮天所授。
其或要佳宾,酌醇酎。
清吟得韵兮,非人世之丝篁。
属笔成篇兮,发天机之锦绣。
方且登高台,挹远岫。
俯仰群仙,咨询遐寿。
脱轮蹄之萦,服烟霞之秀。
于斯时也,一举九万兮,吾不知其为用。
嗒焉自丧兮,吾不知其为偶。
翛兮窅兮,非无之无。
寂兮息兮,非有之有。
无何亦何得而名,有窍则窍遽能久。
至若听出于垣,观入于牖。
此鄙士之常习,又安得与夫逍遥主人而为之友也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逸之地——逍遥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色和主人在此的生活情趣。开篇以“逍遥有水一溪,有竹三亩”点明地点,随后通过“兰芬菊芳,松老石瘦”等描绘,展现出园中植物的生机与岁月的痕迹。接着,诗人通过“堂居其中,亭列左右”勾勒出建筑布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四季变换的描写尤为生动:“孤猿啸兮秋夜长,空桑嗥兮冬雪昼”,通过动物的叫声,渲染出不同季节的特色。春天的“春荣”,夏天的“夏茂”,秋天的“秋夜长”,冬天的“冬雪昼”,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
“山之名兮人莫知,公为主兮天所授”一句,既表达了对未知美景的向往,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接下来的宴会场景,“要佳宾,酌醇酎”,以及“清吟得韵,非人世之丝篁;属笔成篇,发天机之锦绣”等描述,展现了主人在自然中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创作的灵感。
最后,诗人通过“登高台,挹远岫。俯仰群仙,咨询遐寿”等想象,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脱去尘世的束缚,“服烟霞之秀”,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解脱。这种超越世俗的追求,最终归结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无何亦何得而名,有窍则窍遽能久。”这不仅是对逍遥园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逍遥园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更蕴含了对自由、超脱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