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中用前韵
宋 · 文天祥
南山之隩北山阳,羽扇轻风共影双。
画桨菰蒲明月笛,青灯蟋蟀白云窗。
半生游子成行债,一夜佳人作别腔。
倚钓重来此蓑笠,梅花十里雪空江。
画桨菰蒲明月笛,青灯蟋蟀白云窗。
半生游子成行债,一夜佳人作别腔。
倚钓重来此蓑笠,梅花十里雪空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山:指南山的阴面。隩:山的北坡或南坡。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轻风:微风。
共影双:相伴的身影。
画桨:彩绘的船桨。
菰蒲:水生植物,古人常用以制作箭簇。
明月笛:在明亮月光下的笛声。
青灯:油灯发出青色的光。
白云窗:有白云映照的窗户。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行债:累积的债务。
佳人:美丽的女子。
别腔:离别的歌曲。
倚钓:靠着钓鱼。
蓑笠:蓑衣和斗笠。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雪空江:覆盖着雪的江面。
翻译
南山的阴面北山的阳,羽扇轻摇共享凉风的相伴。月光下划船采菰蒲,笛声悠扬在明亮的月色中,青灯下听见蟋蟀鸣叫,白云映照着窗户。
半生漂泊的游子背负着债务,一夜之间佳人唱出离别的曲调。
再次倚靠钓鱼竿,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梅花盛开映照十里雪江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名为《宿山中用前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景兼有感慨之情的山水田园诗。
"南山之隩北山阳,羽扇轻风共影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居住的情景,南山与北山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而诗人则在北山的阳面处享受着微风,并用羽扇轻拂,以此来消磨时光。
"画桨菰蒲明月笛,青灯蟋蟀白云窗。"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画笔与自然界中菰蒲的形状,以及夜晚明月下吹奏的笛子声和昆虫鸣叫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半生游子成行债,一夜佳人作别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流离失所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他将自己比作游子,感叹岁月匆匆,而与佳人共同度过的一夜也只留下了告别的情景。
"倚钓重来此蓑笠,梅花十里雪空江。"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再次返回山中,依靠渔舟,观赏到梅花在十里雪地中的美丽,以及那空旷的江景。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文天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他个人的悲凉情怀和对于流年易逝的无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