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幽居冬暮赏析

幽居冬暮

唐 · 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惊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拼音版原文

cuīcánjiāoyuánshí
xiǎojīngshùxuěhánshǒubīngchí

jǐngyúntuíniánjìnshuāi
kuāngguófēnxīn

注释

羽翼:比喻才能或理想。
摧残:受到严重损害。
郊园:郊外的园林。
寂寞:空旷、冷清。
晓鸡:清晨的公鸡。
惊:惊动。
树雪:树上的雪。
寒鹜:寒冷的鸭子。
急景:快速流逝的时光。
暮:傍晚。
颓年:垂暮之年。
浸已衰:逐渐衰退。
匡国:辅佐国家。
夙心:早年的愿望或志向。
期:期望,实现。

翻译

在翅膀受伤害的日子,当郊外园林显得空寂时。
清晨的公鸡被树上的雪惊醒,寒冷的鸭子守在结冰的池塘边。
白天迅速消逝,仿佛已近傍晚,垂暮之年日益衰弱。
为什么我不能为国家效力,实现我早年的愿望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至冬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孤寂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哀愁和国家分裂的忧虑。

“羽翼摧残日”,这里的“羽翼”可能指鸟类或更广义的飞禽,它们在寒冷的季节中变得无力,甚至受损,这象征着力量的衰弱和美好事物的凋零。与之相对应的是“郊园寂寞时”,诗人所居的郊野庭院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冷清和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萧瑟。清晨的鸡鸣声惊起了积雪的树木,而寒冷的小鸟则静静地守候在结了冰的水塘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冷寂和无助。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中,“急景”指的是转瞬即逝的时光,“忽云暮”则形容天色变化之快,暗示着时间流逝得迅速,而“颓年”则是诗人自喻,表明自己已经步入老年,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最后两句“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中,“匡国”意指扶持国家,“夙心”则是早年的愿望和理想。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忧虑,以及自己无法实现早年抱负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通过深秋至冬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