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北园二首(其二)
宋 · 宋祁
午阴初转歇馀喧,暂到高斋一凭轩。
蒲芡因依残涨沼,枣梨狼藉晚秋园。
轻凉著衽如堪掇,静境留人自不烦。
须信吏中逢隐趣,随宜鲑菜伴芳樽。
蒲芡因依残涨沼,枣梨狼藉晚秋园。
轻凉著衽如堪掇,静境留人自不烦。
须信吏中逢隐趣,随宜鲑菜伴芳樽。
注释
午阴:午后的阴凉。初转歇:刚刚消散。
馀喧:残留的喧嚣。
高斋:高雅的书斋。
凭轩:倚窗。
蒲芡:菖蒲和芡实。
残涨沼:残余的水势。
枣梨:枣树和梨树。
狼藉:散乱。
轻凉:微凉。
著衽:触碰衣襟。
堪掇:可以采摘。
静境:宁静的环境。
须信:确实相信。
吏中:官吏的生活。
隐趣:隐逸的乐趣。
随宜:适宜。
鲑菜:鲑鱼。
芳樽:美酒。
翻译
夏日午后的喧闹刚刚消散,我暂时来到高雅的书斋倚窗远望。菖蒲和芡实依附在池塘的残余水势中,枣梨在秋意渐浓的园子里零落散乱。
微风带来一丝清凉,仿佛能随意采摘,宁静的环境让人留连忘返并不觉得厌烦。
确实,在官吏的生活中也能体验到隐逸的乐趣,就让鲜美的鲑鱼和美酒相伴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午后转阴的静谧场景,诗人在高斋凭栏处临风,享受着清凉和宁静。蒲藕依旧沼泽之旁,枣梨散落于晚秋的园中,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午阴初转歇馀喧"一句,捕捉了午后天气变化和自然界声音的微妙转换。"暂到高斋一凭轩"则表明诗人寻找一个高处以望远眺。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蒲芡、枣梨等景物描写,展现了园中秋意盎然的画面。
在这宁静的氛围中,"轻凉著衽如堪掇"一句传递出一种舒适和温馨,仿佛诗人正享受着微风拂面。"静境留人自不烦"则透露了诗人心中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两句"须信吏中逢隐趣,随宜鲑菜伴芳樽"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从容态度,似乎在说,无论是工作还是饮食,都应该顺其自然,寻找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态度与诗中的意境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而又不乏幽默感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午后的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