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远守衢州用林子长通判送行韵
宋 · 袁说友
宦海足风波,汹涌百态动。
更嗟为郡难,一木支桡栋。
利害秦越瘠,谤讟邹鲁鬨。
区区美众口,于道竟何用。
一堕怨憎机,玉毁石可贡。
乡来羞染指,负此淮阳重。
公今上柯山,威望压群众。
州横车马冲,吏黠机巧共。
宽猛叹何适,往事成一梦。
利孔百已竭,举手下辄讼。
其难皆如此,要以人折衷。
如公补天子,轻重识抱瓮。
善刀而藏之,游刃真总总。
政成馀啸坐,事定略衔控。
人生五马贵,愿公还旧供。
归来佐雄略,一洗潢池弄。
我方烟霞痼,尔若丹霄凤。
傥知下愚贤,应笑臧文仲。
更嗟为郡难,一木支桡栋。
利害秦越瘠,谤讟邹鲁鬨。
区区美众口,于道竟何用。
一堕怨憎机,玉毁石可贡。
乡来羞染指,负此淮阳重。
公今上柯山,威望压群众。
州横车马冲,吏黠机巧共。
宽猛叹何适,往事成一梦。
利孔百已竭,举手下辄讼。
其难皆如此,要以人折衷。
如公补天子,轻重识抱瓮。
善刀而藏之,游刃真总总。
政成馀啸坐,事定略衔控。
人生五马贵,愿公还旧供。
归来佐雄略,一洗潢池弄。
我方烟霞痼,尔若丹霄凤。
傥知下愚贤,应笑臧文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宦海:官场。风波:比喻官场的复杂和险恶。
郡:古代行政区划。
桡栋:比喻支撑大局的关键人物。
秦越瘠:比喻利益冲突。
邹鲁鬨:比喻言论纷争。
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
怨憎机:怨恨的情绪。
玉毁石:比喻易损的境地。
淮阳:地名,可能指作者故乡。
柯山:山名,可能象征高位。
州横车马冲:形容州府交通繁忙。
啸坐:闲暇时的沉思。
潢池弄:比喻混乱的局面。
烟霞痼:形容热爱山水的生活。
丹霄凤:比喻杰出的人物。
臧文仲: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不识人才著称。
翻译
官场充满风浪,各种情况纷繁复杂。感叹做郡守艰难,一根木头支撑梁柱。
利益冲突如同秦越之地,诽谤纷扰像邹鲁之地的争吵。
小小的赞誉声,对道义又能起什么作用。
一旦陷入怨恨,如玉碎石裂般易损。
过去我曾为此羞愧,辜负了淮阳的重任。
如今您高居柯山,威望压倒众人。
州府车马繁忙,官吏狡猾机变。
宽严尺度难以把握,过往之事如梦一般。
各种弊端已尽,每举手即有诉讼。
所有困难都如此,关键在于公正裁断。
如您这般,能理解天子的轻重,胸怀公正如抱瓮。
妥善收起锐气,游刃有余地治理。
政事完成后,闲暇时微笑着反思。
人生贵在辅佐英雄,希望您回归初心。
回来辅佐雄才大略,扫除腐败的污浊。
我沉醉于山水,您似丹凤翱翔天际。
若能识别贤愚,定会嘲笑昔日的臧文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为沈德远守衢州时,赠送给同僚林子长的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官场的复杂与艰难,沈德远在郡守任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利害冲突、诽谤纷扰,他需权衡利弊,保持公正。诗人希望沈能像古代故事中的贤者那样,明智地处理政务,不被个人恩怨所左右,以公平之心治理地方。
诗中提到“公今上柯山,威望压群众”,赞扬沈德远的威望和能力,期待他在衢州能树立良好的榜样,整治混乱局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沈德远回归简朴生活的期望,希望他能卸下繁杂政务,回归自然,如同仙人一般超脱。最后,诗人以“傥知下愚贤,应笑臧文仲”寄寓对沈德远的期许,希望他能识别并启用真正的人才,共同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是对沈德远的勉励,也是对官场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