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鼎上人还乡赏析

送鼎上人还乡

明 · 王绅
青原有名缁,戒行极严具。
一苇航大江,飘飘随所寓。
十月天雨霜,木落林姿露。
翩然逸兴发,长歌赋归去。
杖锡轻波涛,袈裟入烟雾。
月照祇树西,相思渺何处。

拼音版原文

qīngyuányǒumíngjièxíngyán

wěihángjiāngpiāopiāosuísuǒ

shíyuètiānshuāngluòlín姿

piānránxīngchángguī

zhàngqīngtāojiāshāyān

yuèzhàozhīshù西xiāngmiǎoch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鼎上人的僧人,他以其严谨的戒行和高尚的品德在青原出名。他乘着一叶扁舟,如同苇叶般轻盈地横渡大江,身影飘忽不定,随风而行,无拘无束。深秋时节,霜降天寒,树木凋零,林间的景象更加清晰可见。此时,他的逸兴勃发,吟唱起悠扬的歌曲,表达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诗人以杖锡和袈裟作为僧人的象征,形象地展现了他轻盈地穿越波涛与烟雾的画面。月光洒在祇树西边,更增添了离别的寂寥与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送别场景,表达了对鼎上人回归乡土的深深祝福与对僧人超脱世俗生活的敬仰。王绅的笔触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词语解释

波涛的意思:[释义](名)大波浪,常指壮观或惊险的景色,口语和书面语都用。 [构成]并列式:波+涛 [例句]波涛汹涌。(作主语)[同义]波浪、波澜...

长歌的意思:(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大江的意思:◎ 大江 dàjiāng(1) [great river]∶大的江(2)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中国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赋归的意思:《论语·公冶长》:“子在 陈 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宋 朱熹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明朝驛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明 宋濂 《送许时用还越中序》:“ 濂 窃自念时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鸞臺凤阁将以次而升,何日能赋归?”亦作“ 赋归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而翁南下赋归歟,值我新婚北上初。”...

归去的意思:◎ 归去 guīqù[go back] 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袈裟的意思:◎ 袈裟 jiāshā[cassock]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戒行的意思:(1).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宋云 、 惠生 见彼比丘戒行精苦,观其风范,特加恭敬。”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郭门外精舍;老僧戒行严洁。”《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宋 时 王通 禪师,修行了五十年,因触了知府 柳宣教 ,被他设计,教妓女 红莲 假扮寡妇借宿,百般诱引,坏了他的戒行。”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一:“下令全国府、州、县……非有戒行通经典者不得请给度牒。”亦指戒律。《西游记》第四二回:“﹝菩萨﹞问道:‘你可受吾戒行么?’妖王点头滴泪...

名缁的意思:指名僧。缁,黑色僧衣。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愿言怀名緇,东峯旦夕仰。” 宋 朱熹 《怀先垅作》诗:“凡扫託羣隶,瞻护烦名緇。”...

木落的意思:树叶凋落。 晋 左思 《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絶驱禽之欢。” 唐 李峤 《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春还 江 北,时兴 楚 客之謡;木落 淮 南,乍动 潘生 之思。” 元 周权 《湘中》诗:“天寒 楚 云浄,木落 湘 山幽。” 清 顾炎武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平林木落,远山含烟。”...

翩然的意思:[释义](形)〈书〉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构成]附加式 [例句]蝶儿在花中翩然起舞。(作状语)...

飘飘的意思:(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埜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

青原的意思:(1).山名。在 江西 庐山 东南。 唐 耿湋 《寄钱起》诗:“ 青原 高见水, 白社 静逢人。” 宋 戴复古 《汪见可约游青原》诗:“来访 青原 古钓磯,溪流衮衮濯龙奇。”参见“ 青洛 ”。(2).绿色原野。 宋 杨万里 《永和遇风》诗:“未嫌春晚不多花,只爱青原緑似瓜。”...

十月的意思:◎ 十月 shíyuè[October]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天雨的意思:天降雨。 战国 宋玉 《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宋 有富人,天雨墙坏。”...

苇航的意思:小舟。 明 徐渭 《镜湖竹枝词》:“杏子红衫一女郎,鬱金衣带一苇航。”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公避兵》:“千江月,一苇航。堪嗟《黄鸟》寄他邦。”...

相思的意思:◎ 相思 xiāngsī[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兴发的意思:(1).指开仓出粟。《孟子·梁惠王下》:“於是始兴发,补不足。” 赵岐 注:“始兴惠政,发仓廪以賑贫困不足者也。”(2).指征发调用物力人力。 三国 魏 曹操 《收田租令》:“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棉二斤而已。不得擅兴发。”《宋书·竟陵王诞传》:“引石徵材,专擅兴发。”《新唐书·李德裕传》:“假令 安西 可得,即復置都护,以万人往戍。何所兴发?何道馈輓?”...

烟雾的意思:◎ 烟雾 yānwù[smoke;mist;vapour;smog] 烟、雾、云、气的泛称山谷里烟雾缭绕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严具的意思:即妆具。盛梳妆用品的器具。避 汉明帝 刘庄 讳改。《后汉书·祭祀志下》:“庙日上饭……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孤不好作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世无韦笥,乃更作方竹严具,以皂韦衣之,粗布作里,此孤之平常所用者也。”《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鸡鸣歌》:“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

逸兴的意思:超逸豪放的意兴。《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 《风赋》:“轩 濠 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明 归有光 《洧南居士传》:“视世之规规譾譾,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内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谈话的逸兴。”...

一苇的意思:《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孔颖达 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一:“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日午潮回擢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

有名的意思:◎ 有名 yǒumíng[well-known;famous;celebrated] 出名;名字为大家所知有名的科学家...

月天的意思:(1).见“ 月天子 ”。(2).指月亮或月光。 唐 皮日休 《华山炼师所居》诗:“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宋 陆游 《山园杂咏》之一:“花径糝红供晚醉,月天生晕作春寒。”...

杖锡的意思: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 晋 庐山诸道人 《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 隆安 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 唐 崔颢 《赠怀一上人》诗:“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明 宋濂 《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大禅师塔铭》:“师度不为时所容,与弟子 希昇 杖锡踰 涛江 而东,至 乌伤 之 伏龙山 。” 清 孙枝蔚 《劝酒歌》之一:“正逢老僧杖锡来,见我相劝学参禪。”...

赋归去的意思: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后因以“赋归去”为辞官归隐之典。 唐 王维 《奉送六舅归陆浑》诗:“酌醴赋归去,共知 陶令 贤。”亦作“ 赋归田 ”、“ 赋归来 ”。 宋 邵雍 《诲答尧夫见寄》诗:“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 宋 晁补之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词:“谓 东坡 、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 宋 叶梦得 《满江红·重阳赏菊》词:“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 彭泽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