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子和德冲画龙
震雷一声蛰户启,老龙夭矫生苍穹。
忆曾舣舟垂虹外,舟子传呼黑龙挂。
须臾急雨暗吴淞,昔见真龙今见画。
江南久旱草木空,湖水陡落如秋冬。
苍生望霓心颙颙,阿香唤起隆中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红霞:夕阳的红光。玄云:深黑色的云。
深山:高大的山脉。
大泽:广阔的湖泊。
蛰户:冬眠的生物开始活动。
老龙:象征着雨水或龙王。
龙:象征着降雨的神灵。
吴淞:长江下游的江段。
昔:从前。
真龙:真实的龙(指降雨)。
画:描绘的图像。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陡落:急剧下降。
霓:彩虹。
颙颙:期待、仰望的样子。
阿香:民间传说中的女子。
隆中: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翻译
红霞消散乌云聚,深山大湖春意浓。惊雷一响虫蛇醒,老龙腾跃入青空。
想起曾在彩虹边停船,舟夫喊叫黑龙现。
瞬间暴雨遮蔽吴淞,昔日真龙今日画卷。
江南干旱久无雨,湖水骤降似冬秋。
百姓期盼甘霖来,阿香唤醒隆中龙神佑。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题沈子和德冲画龙》。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龙图,充满了强烈的动感和神秘色彩。
“红霞飞尽玄云同,深山大泽生春风。” 这两句开篇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红霞散去,与玄云相融,深山大泽中萌发着春天的气息。这里既有视觉上的冲击,也传递了一种生命力和活力的感觉。
“震雷一声蛰户启,老龙夭矫生苍穹。” 接下来的两句则以震耳欲聋的雷鸣为背景,描写了龙从蛰户中苏醒,一跃而起,穿梭于苍茫的穹顶之上。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龙这一神秘生物的想象,以及它强大的生命力和自由的飞翔。
“忆曾舣舟垂虹外,舟子传呼黑龙挂。” 这两句则是对过去某个时刻的回忆,当时作者可能乘坐小船,悬挂着一幅画着黑龙的图腾。这里不仅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怀,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艺术的尊重和欣赏。
“须臾急雨暗吴淞,昔见真龙今见画。” 随后两句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使得吴淞江变得昏暗不明。这里强调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差异,诗人曾经亲眼所见过活生生的龙,而现在只能通过画作来回忆那份震撼。
“江南久旱草木空,湖水陡落如秋冬。” 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江南地区长时间干旱,草木凋零无生气,而湖水因为旱情而迅速减少,呈现出一种秋冬般的萧瑟景象。
“苍生望霓心颙颙,阿香唤起隆中龙。” 最后两句则是对画中的龙进行了抒情和想象。诗人以一种深切的情感望向画中所绘之物,而阿香(可能是一位画家或是诗人的笔名)则通过自己的艺术唤醒了那在隆中沉睡的龙。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一种对传统文化元素——龙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射。通过对比真实与画作,诗人传达出一种对于艺术表现力和生活体验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