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武夷橘林小隐
宋 · 包恢
武夷山下出清泉,观象宜知果行缘。
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
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
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
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心灵世界的深刻感悟。武夷山下清泉涌出,象征着纯洁和生命力;观象知果行缘,则是说通过观察事物的象征来了解因果关系和命运的联系。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哲思基调。
接着,“小隐藏修人似玉”一句,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修炼,心性如同美玉般纯净;“大书题品笔如椽”则显示了隐士不仅有高洁的人格,还擅长书法,其笔力雄浑如同建筑中的椽木。这里的“小”和“大”并非体积之分,更多是对隐士修养与才华的不同侧面描绘。
“峰高屹立天成柱”一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山峰如同天然巨柱挺拔入云的雄伟景象;“溪静光浮月满船”则是对夜间溪水宁静、月光洒满小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这里“个”字用得十分传神,它不仅是对前文景物的总结,更是诗人自我修养与自然合一的写照。而“元非六六彼中天”则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心灵境界,"六六"可能指的是日常琐碎的事情,而"彼中天"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以及隐士修养与书法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