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金路分应(其一)
宋 · 文天祥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注释
我:指诗人自己。役:服役,效劳。
乃:你的,这里指君主的。
主:君主。
险夷:危险和平安。
宁:宁愿。
异趣:不同的兴趣或志向。
同情:同甘共苦。
贼:强盗。
剧:非常,极度。
生:生存。
通州: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
丘土:丘陵之地,代指故乡或故土。
相望:彼此遥望。
倾:倒出,形容泪水多。
翻译
我为了我的君主效劳,跟随他的命令前行。无论是危险还是平安,我们都共享同样的志趣,同甘共苦。
遇到强盗时,我宁可不求活命,寻找医生却比求生更难。
在通州这片土地上,我们相互遥望,泪水如同泉水涌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哭金陵五峰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故土的深情。
"我为吾君役," 这一句直接表明诗人的身份和处境,是在为国尽忠的状态之下。在古代,“役”通常指的是服劳役或从军作战,这里则是比喻为国家服务。
"而从乃主行。" “从”字意味着跟随,而“乃主”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这句表达了诗人无条件地跟随君主的决策和行动,体现了忠诚与服从。
接下来的两句,“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则描绘了战争中的艰难困苦与生死共患的情景。“险夷”形容战事的危险与不易,“异趣”指的是不同寻常的经历;“休戚”指的是忧愁和痛苦,而“同情”则是共鸣和共感。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以及士兵间的情谊。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这里“遇贼”意指遭遇敌军,“无死”则是希望能够免于一死;“寻医”是寻找医治之人,“剧不生”表达了重伤难以治疗的绝望。这两句展示了战争中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则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与悲痛。“通州”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一丘土”象征着故乡或祖国的一点土地;“相望”是远距离相对而望,“泪如倾”形容泪水如同倾盆大雨般涌出。这两句传递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家园和亲人的深切哀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战争的苦难、忠诚与服从以及对故土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