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刘长卿送彻上人归越云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身随弊履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独向青山依树下空留明月在人间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水苍苍但闲关洪义二上人请次韵归山阴
宋 · 释居简
行云流水去仍还,多费清游少费闲。
缺处欲修前夜月,烧痕旋补去年山。
榻仍拂拭悬空壁,猿自归来守半閒。
寂寞东家老茅屋,平安几日到松关。
缺处欲修前夜月,烧痕旋补去年山。
榻仍拂拭悬空壁,猿自归来守半閒。
寂寞东家老茅屋,平安几日到松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归隐山林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以及禅者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
“行云流水去仍还”,开篇即以行云流水比喻禅者自由自在、来去无拘的生活状态,既生动又富有哲理。接下来,“多费清游少费闲”则表达了禅者在清静中寻求心灵之乐,而非物质享受的追求,体现了其生活的质朴与精神的富足。
“缺处欲修前夜月,烧痕旋补去年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和山峦赋予了生命,暗示禅者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榻仍拂拭悬空壁,猿自归来守半閒”描绘了禅者居住环境的简朴与和谐,榻上的灰尘被轻轻拂拭,猿猴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忙碌与悠闲,自顾自地归来,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寂寞东家老茅屋,平安几日到松关”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禅者归隐生活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平安归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禅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诗中蕴含的哲思与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