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泾渭扬清浊赏析

泾渭扬清浊

唐 · 吕牧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
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
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
岸虚深草掩,波五晓烟轻。
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

注释

泾渭:泾河和渭河。
秦野:秦国大地。
逶迤:蜿蜒曲折。
帝城: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二渠:两条渠道。
润:滋润。
殊色:不同的颜色。
潺湲:流水声。
岸虚:岸边空旷。
深草:茂密的草丛。
晓烟:清晨的薄雾。
轻:轻盈。
御猎:皇家打猎。
投钓:垂钓。
濯缨:清洗官帽。
禹力:大禹治水之力。
沧瀛:大海。

翻译

泾渭之水横贯秦国大地,曲折蜿蜒接近帝都长安。
两条渠道相连,滋润着千家万户,倒映出清澈的景象。
无论明亮还是昏暗,都能看出水色的不同,流水声潺潺如一。
岸边草木茂密,清晨的薄雾轻柔地笼罩在水面。
皇帝打猎时渴望垂钓的乐趣,渔歌让人想起清洗官帽的场景。
两河合流象征着大禹治水的力量,共同汇入大海的壮丽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泾渭二水在秦地蜿蜒流淌,接近帝都长安,给予人一种庄严与神圣之感。二水相通,润泽万家,清澈的水映照着每一个家庭,显示了自然恩赐的美好。

诗中“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两句,通过对光线和声音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白昼之下水色各异,夜晚则只有潺潺流水的声音,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

“岸虚深草掩,波五晓烟轻”两句,则描写了一幅早晨河岸景象。岸边草木茂盛,遮掩着河岸的轮廓,而水面上的波纹在朝霞之中显得格外柔和,这种意境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接下来的“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两句,则是诗人对古代帝王狩猎生活的一种怀想。同时,也融入了渔民的悠扬歌声和他们捕鱼时水中的欢乐,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两句,不仅指出了泾渭二水最终汇聚一处,更是借古代大禹治水的神话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这也隐喻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文采能够像这合流的河水一样,远播到天边。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泾渭二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与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