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唐 · 白居易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閤交夔龙。
俛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
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
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
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閤交夔龙。
俛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
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
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
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注释
郑君:指郑姓的隐士。虚白:形容人心境空灵,纯洁无暇。
沆瀣精:夜间水气凝聚的露珠,象征清新纯洁。
蒲轮:古代迎聘贤士时乘坐的简陋车子。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代指深山。
黄閤:代指朝廷。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贤臣,这里指朝廷的贤能之士。
三命:古代指三次任命,象征仕途升迁。
九重:形容皇宫的重重宫门。
林壑:指山林幽静之处。
卜筑:选择地方建筑房屋,指隐居。
翻译
郑先生顺应自然,胸怀坦荡如虚空般洁白。他吸取天地精华,气质如冰雪般纯洁。
在贞元初年,皇上寻求贤才以带来盛世和谐。
乘坐简陋的蒲轮车进入深山,从天台峰迎接他下来。
离开赤城山告别松乔仙人,进入朝廷与贤臣如夔龙交往。
短时间内接受了三次任命,他从容地辞别了皇宫的重重宫门。
像出笼的鹤翩翩起舞,归林的凤鸟雍容华贵。
经历磨炼后能辨别真伪,经过霜雪方知松柏的坚贞。
他新居在楚山,山色碧绿,溪水潺潺。
炼丹炉烟火缭绕,黄精花茂盛如茵。
淡雅的蕙草帐中琴声悠扬,桂香酒醇厚春意浓。
这里人迹罕至,青苔覆盖石头,无尘埃的痕迹。
我现在为何如此忙碌,世俗生活让我身心疲惫。
如果不远离尘世,就无法遇见这样的隐士。
最终我会摆脱世俗束缚,前来此处与他为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自然界的生活。"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表明郑君的心境纯净自然,没有杂念。"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则形象地描述了他从大自然中吸取精华,使其内在之美如同冰雪般清澈。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可能暗指诗人对于古代圣明君子的向往,而"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则是隐士生活的具体描写,显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的几句"赤城别松乔,黄閤交夔龙。俛仰受三命,從容辞九重"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隐士对于世俗权力、礼节的超然态度。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景象,而"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则是对隐士品格的赞美。
最后几句"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描述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以及他与世俗隔绝的境遇。
诗中反复强调自然界的美好与隐士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林隐逸生活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