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伯时画昭君图
宋 · 韩驹
昭君十七进御时,举步弄影飏蛾眉。
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
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
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
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
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
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
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
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
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
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
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
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
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
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
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鉴赏
这首诗《题李伯时画昭君图》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通过描绘昭君出塞的故事,展现了其命运的凄美与无奈。诗中以昭君的视角,表达了她对皇宫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冷酷与无情。
首句“昭君十七进御时,举步弄影飏蛾眉”描绘了昭君年轻时初入皇宫的情景,她的美貌与灵动跃然纸上。接着,“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则表达了昭君虽有绝世之姿,却长期未能得到皇帝的宠爱,流露出她内心的寂寞与不甘。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一句,通过对比昭君在皇宫与家乡的生活,突出了她被迫远嫁的悲剧命运。“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则表达了昭君即便精心打扮,也难以获得君王的青睐,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接下来,“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昭君命运的凄凉,与历史上其他女性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则总结了昭君一生的遭遇,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最后,“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描绘了昭君离开皇宫,踏上远嫁之路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则通过想象昭君在异国他乡受到单于的关怀,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一丝慰藉。“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再次强调了昭君远嫁的悲惨命运,以及她对故乡的思念。
“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则是诗人对现代女子的劝告,希望她们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轻易离家远行,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故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命运的悲惨,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宫廷生活的残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