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其一)
唐 · 孟郊
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
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
潜滑不自隐,露底瑩更新。
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
始明浅俗心,夜结朝已津。
净漱一掬碧,远消千虑尘。
始知泥步泉,莫与山源邻。
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
潜滑不自隐,露底瑩更新。
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
始明浅俗心,夜结朝已津。
净漱一掬碧,远消千虑尘。
始知泥步泉,莫与山源邻。
翻译
霜洗净了水面的颜色,寒冷的溪流中可见细小的鱼鳞。有幸面对如镜的虚空,照亮我这疲惫衰弱的身躯。
鱼儿悄悄游动,毫不隐藏,清澈见底,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同君子的胸怀,曾经包容过陷入困境的人。
开始明白浅薄世俗的心,夜晚的忧虑在清晨就消散了。
用一捧清泉洗涤,能消除千里之外的忧虑尘埃。
现在我才知晓,那些看似洁净的泥泞小溪,不要靠近山涧源头。
注释
霜:寒冷的霜冻。洗:清洗。
寒溪:冰冷的溪流。
纤鳞:细小的鱼鳞。
虚空镜:如镜的虚无空间。
残悴身:疲惫衰弱的身体。
潜滑:悄悄游动。
不自隐:毫不隐藏。
露底:清澈见底。
莹更新:焕然一新。
豁如:如同。
危陷人:陷入困境的人。
浅俗心:浅薄世俗的心。
夜结朝已津:夜晚的忧虑清晨消散。
净漱:用清水漱口。
千虑尘:千里之外的忧虑。
泥步泉:泥泞的小溪。
山源:山涧源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两句,通过霜冻后的山溪之水,反射出冰冷而纯净的光泽,显示出大自然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着某种生命力和美丽。
"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清晨的景象,如同站在一面虚无缥缈的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衰老身体。这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也是一种内心的反省和自我审视。
接下来的"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则描绘了溪水在冰冷中依然流动,不自觉地显露出它的清澈,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新生的期待与追求。
"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一句,通过比较,表达了诗人的胸襟宽广,如同古代君子的高尚品格,而这种情操曾经帮助过陷入困境的人。这或许暗示着诗人自身也曾历经坎坷,但最终以宽广的胸怀度过难关。
"始明浅俗心,夜结朝已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探索。诗人似乎在说,他开始明白了世间的庸俗之心,在夜晚沉思后到清晨已然豁达。
"净漱一掬碧,远消千虑尘"描绘了一种洗涤心灵的场景,如同用溪水洗手,清凉而纯净。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通过观赏自然,抛却了无数烦恼和世俗尘埃。
最后两句"始知泥步泉,莫与山源邻"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新认识。诗人似乎在说,他开始明白了溪水的来源,并且意识到不应与山中的源头相比。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我定位和个人价值的重新认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寒冷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