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其六)
宋 · 刘宰
滕子嗜古学,万卷作生计。
孤灯耿夜阑,盗畏不敢睨。
至宝世不售,虚名竟何利。
尚想古城隅,幽花开绕砌。
孤灯耿夜阑,盗畏不敢睨。
至宝世不售,虚名竟何利。
尚想古城隅,幽花开绕砌。
翻译
滕先生酷爱古代学问,把研读万卷书作为生活依托。独自一人在昏黄的灯光下苦读到深夜,盗贼也不敢轻易窥视。
世间罕有真正的宝贝能被卖掉,虚名又能带来什么实际利益。
他仍然怀念那座古城的一角,那里有幽静的花儿环绕着台阶。
注释
滕子:指滕先生。嗜:喜好,酷爱。
古学:古代学问。
万卷:形容书籍众多。
生计:谋生手段。
孤灯:单独的灯火。
耿:明亮。
夜阑:深夜。
睨:斜眼看,偷看。
至宝:极珍贵的宝物。
世不售:世间难以出售。
虚名:空洞的名声。
何利:有什么益处。
古城隅:古城的角落。
幽花:幽静的花朵。
砌:台阶。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深厚学养与对古籍的珍视之情的佳作。开篇"滕子嗜古学,万卷作生计"两句,直接点出诗人对于经典文献的喜爱,以及这种喜爱已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孤灯耿夜阑,盗畏不敢睨"描绘了一幅深夜里诗人独自研读古籍的情景,甚至连小偷都不敢窥视,这些细节突显出诗人的专注和对书的珍贵。
至于"至宝世不售,虚名竟何利"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当时社会中被高度评价的珍贵经典,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交换或贩卖。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远超过物质财富,而这种价值在现代社会往往变得虚无。
最后两句"尚想古城隅,幽花开绕砌"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向往,以及那种被时间淘洗过的静谧美感。这里的"幽花"和"绕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闻到古老城墙间花朵飘香。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术追求与社会价值观念冲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化和历史传承的深刻理解。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是诗人在物欲横流的世俗中坚守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