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洞中雪后闻虎赏析

洞中雪后闻虎

明 · 胡直
青岩为屋石为扉,雨雪三冬客未归。
一卧洞天传辟谷,独留虎穴学忘机。
石中慈竹娟娟净,草里香泉细细飞。
文史自怜吾未得,云山随处有皈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洞府中的静谧景象,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和谐。首句“青岩为屋石为扉”,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洞府的自然环境,岩石作为房屋和门扉,展现出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生活状态。接着,“雨雪三冬客未归”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滞留于此,与外界隔绝。

“一卧洞天传辟谷,独留虎穴学忘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辟谷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式,意味着在特定时期不食五谷,以此来净化身心。而“学忘机”则体现了诗人试图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石中慈竹娟娟净,草里香泉细细飞”描绘了洞府内部的自然景观。慈竹在岩石中生长,显得格外清雅,而从草丛中流淌而出的泉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细流潺潺,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文史自怜吾未得,云山随处有皈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文史领域取得成就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这句话意味着,在自然之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归宿,即使在文史方面有所遗憾,但面对云山,他感到自己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