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与吴镇(其二)
明 · 徐渭
东坡画竹多荆棘,却惹评论受俗嗔。
自是俗人浑不识,东坡特写两般人。
自是俗人浑不识,东坡特写两般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画竹与吴镇(其二)》。诗中以东坡画竹为例,巧妙地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不同审美观念的理解和探讨。
“东坡画竹多荆棘”,开篇即以苏轼(东坡)的画作为引子,指出其作品中常包含荆棘等自然元素。这不仅描绘了画作的特色,也暗示了艺术作品往往能反映出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世界。
“却惹评论受俗嗔”,接着点出这些独特之处往往会引来世俗的批评和不满。这里的“俗嗔”既指世俗的非议,也暗含了对传统审美标准的挑战和突破。
“自是俗人浑不识”,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观点,认为那些对东坡画作持有负面评价的人,其实是不懂得欣赏艺术之美的“俗人”。这不仅是对批评者的直接反驳,也是对艺术价值的一种深刻反思。
“东坡特写两般人”,最后两句揭示了东坡通过画作表达的意图——不仅仅是描绘自然,更是在对比和映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或社会现象。这种多层次的解读,展现了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意。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社会评价、个人理解与大众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既体现了对艺术创新的肯定,也反映了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批判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