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元陟铿然亭宴集同陈用休韩伯举舍弟仲蔚分韵赋(其三)
明 · 张萱
春残金井辘轳寒,几树芭蕉倚醉看。
日永亭间香一缕,临池初罢谱幽兰。
日永亭间香一缕,临池初罢谱幽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庭院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宁静与雅致。
首句“春残金井辘轳寒”,以“春残”点明时节,春天即将逝去,万物开始进入夏季的准备阶段。“金井辘轳”描绘了庭院中井边的辘轳,随着季节的变化,井水也似乎带上了几分凉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
次句“几树芭蕉倚醉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芭蕉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沉醉中观赏着这一切。芭蕉叶的绿意与春末的凉意相映成趣,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沉醉与感慨。
第三句“日永亭间香一缕”,转而聚焦于亭子内部,时间似乎变得悠长,阳光透过窗户洒下,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香气。这缕香不仅来自亭内的装饰或植物,更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回味。
最后一句“临池初罢谱幽兰”,则将视角转向池塘边,诗人刚刚完成了一曲幽兰的谱写。兰花以其高洁的姿态和清幽的香气,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初罢”二字,可以感受到创作过程的专注与结束后的满足感。整个画面由此变得更加丰富,既有视觉上的景物描绘,也有听觉和嗅觉的体验,以及情感的抒发,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美丽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庭院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