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盘螭山访觉如上人不遇赏析

盘螭山访觉如上人不遇

明 · 李流芳
三年十月盘螭路,石脚纡回矮松树。
谁开绝凹香茅宇,四壁围丹门漾素。
重来春浓山正午,湖光欲曙花将暮。
两度寻僧僧不遇,小憩幽窗觉禅趣。
庭中残桃自送迎,湖面浮峰无去住。
君不见六浮山阁今非主,六浮居士居无处。
欲乞一单终馀年,坐对青山参活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流芳在明朝时期访问盘螭山觉如上人庙宇的经历与感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句“三年十月盘螭路”,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期待已久。接着,“石脚纡回矮松树”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矮松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提到“谁开绝凹香茅宇”,描述了庙宇的隐蔽与独特,仿佛是世外桃源,隐匿于自然之中。

“四壁围丹门漾素”则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庙宇的庄严与宁静。春天浓郁的气息与山中正午的时光相映成趣,“湖光欲曙花将暮”描绘了一幅日出前后的湖光山色图,花开花落,时光流转,富有诗意。

“两度寻僧僧不遇”表达了诗人两次探访却未能见到僧人的遗憾,但“小憩幽窗觉禅趣”又揭示了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庭院中的残桃与湖面上的浮峰,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象征。

最后,“君不见六浮山阁今非主,六浮居士居无处”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欲乞一单终馀年,坐对青山参活句”则是诗人希望在余生中,能够继续探索自然与禅理,寻求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与禅宗之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