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上尚郎中(其二)赏析

上尚郎中(其二)

宋末元初 · 刘鉴
六合阴沉一样云,行人白昼亦黄昏。
贪财吏似方山犬,逃命民如入峡猿。
典到琴书犹小事,卖抛田产更销魂。
先生明共霜台月,照彻茅檐几泪痕。

注释

六合:指天地四方,这里泛指天下。
行人:指在外行走的人,可能指百姓。
方山犬:比喻贪婪、凶狠的官吏。
入峡猿:形容逃难的人惊恐不安,如同峡中的猿猴。
典到:典当。
小事:相对更大的困境而言。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
霜台月:比喻清廉公正的官员。
茅檐:简陋的房屋。
泪痕: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公。

翻译

天地间阴沉沉的,如同被乌云笼罩,即使白天也像黄昏般昏暗。
贪婪的官吏就像方山犬,拼命搜刮;逃难的老百姓如同峡谷中的猿猴,惊慌失措。
典当掉琴书还是小事,连田产都变卖,更是让人心痛欲绝。
先生的智慧如同霜台月光,明亮而清澈,照亮了简陋的茅屋,洒下多少辛酸的眼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六合阴沉一样云,行人白昼亦黄昏",通过对天气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晦暗的氛围,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人们的心情。

接着,诗人用鲜明的比喻批判了贪婪的官吏和逃命的人民。"贪财吏似方山犬"直指那些贪污成性的官员,他们如同猛兽一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顾人民的苦难。而"逃命民如入峡猿"则形象地描绘了人民在灾难中四处奔波,像猿猴一样地寻找生存之所。

诗人接着写道"典到琴书犹小事,卖抛田产更销魂"。这里的"典到"指的是官府征收财物,"琴书"则代表文化和精神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文化娱乐也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已经无暇关心这些"小事"了。"卖抛田产更销魂"则表达了人民在灾难中的绝望,连最后的生存基础——土地也被迫出售,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如同灵魂的丧失。

最后两句"先生明共霜台月,照彻茅檐几泪痕"中,诗人表达了对某位贤明之士的怀念。"霜台月"象征着清冷孤寂的月光,而"照彻茅檐"则意味着这种月光穿透了茅屋的屋檐,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凉。而"几泪痕"则暗示诗人在这清冷的月光下,回忆往事而留下的泪痕。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