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邹文彦永思堂赏析

题邹文彦永思堂

明 · 邓雅
兵戈有宁日,父母无归时。
黯黯塞云远,萧萧风木悲。
江流千古恨,堂树永思碑。
亦有先亲念,诗成不忍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邓雅的《题邹文彦永思堂》表达了对战乱中家庭离散的深深忧虑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首联"兵戈有宁日,父母无归时"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亲人分离的残酷现实,暗示了和平时期遥不可及,家人的团聚成为一种奢侈的愿望。接着,"黯黯塞云远,萧萧风木悲"通过描绘暗淡的边塞云彩和凄凉的风声,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悲凉。

"江流千古恨,堂树永思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哀愁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江水仿佛承载着无尽的遗憾,而永思堂前的树似乎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永久怀念,那块永思碑则成为缅怀之情的实物见证。尾联"亦有先亲念,诗成不忍题"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先的思念,以及创作此诗时内心的情感纠结,因为文字记录下的哀痛,使得诗人不忍卒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战乱时代人们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和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