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昌杂咏五首(其二)
宋 · 张耒
东望川原拱别都,汉唐冠盖已丘墟。
地横嵩少雄中夏,天险轘辕困万夫。
宫殿荒凉兴废恨,山河惨淡战争馀。
登临不见淮南道,只有风尘满客裾。
地横嵩少雄中夏,天险轘辕困万夫。
宫殿荒凉兴废恨,山河惨淡战争馀。
登临不见淮南道,只有风尘满客裾。
注释
川原:平原和河流。拱别都:环绕并护卫着古都。
冠盖:古代官员的车乘,象征显赫。
丘墟:废墟,指过去的辉煌已成遗迹。
嵩少:嵩山和少室山。
轘辕: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南。
万夫:形容人数众多。
宫殿荒凉:形容宫殿废弃,破败不堪。
淮南道: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往淮南的方向。
风尘:比喻战乱或旅途中的艰辛。
客裾:旅人的衣襟。
翻译
向东望去,原野和城市拱卫着古都,汉唐的繁华已成废墟。大地横跨嵩山与少室,作为中原的雄镇,险峻的轘辕关曾令无数人受阻。
昔日宫殿如今荒凉,见证了兴衰的遗憾,山河间弥漫着战争的凄凉气氛。
登高远望,已无淮南古道踪迹,只有风尘扑面,沾满旅人的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颓废与荒凉的景象,反映了时势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东望川原拱别都"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诗人面对着曾经繁华而今已成废墟的城池,心中充满感慨。"汉唐冠盖已丘墟"通过对历史盛世的提及,更突显出现在的荒凉。
接下来的两句"地横嵩少雄中夏,天险轘辕困万夫"则是从地理和军事角度描述了这种颓废。"宫殿荒凉兴废恨,山河惨淡战争馀"一方面写出了物是人非的历史遗迹,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战乱所留下的愤懑不平。
最后两句"登临不见淮南道,只有风尘满客裾"则是诗人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写照。诗人站在高处向下看,不再能看到往日繁华的道路,而只能感受到满身的风尘,这些都是对过去繁荣景象与现在颓废状态之间差距的一种强烈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国之兴衰以及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