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霜二首(其二)赏析

咏霜二首(其二)

宋 · 苏辙
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注释

清霜:寒冷的霜冻。
欺客病:侵袭病弱的旅人。
乘夜:在夜晚。
窗扉:窗户。
坐睡:坐着打盹。
依炉暖:靠着炉火取暖。
细声:微小的声音。
闻叶飞:听到落叶的声音。
蕉絺:蕉叶和絺布(古代轻薄的衣物)。
空满箧:箱子空空的。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用来捣衣的工具)。
催衣:催促缝制新衣。
庭前草:庭院前的草。
松筠:松树和竹子。
未觉非:并未感到不妥。

翻译

清冷的霜冻侵袭着病弱的旅人,夜晚时分逼近窗户。
坐着靠着炉火取暖,只能听到窗外落叶细微的声音。
蕉叶和絺布的衣物箱中空空如也,捣衣的砧杵声催促着缝制新衣。
起身看向庭院,只见青草与松竹,感觉这景色并无异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咏霜二首(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霜降的情景,展现了个人的孤寂与对季节更替的感触。

首句“清霜欺客病”,以“清霜”象征冷酷的环境和诗人的身体不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霜降之夜的病弱之态。接着,“乘夜逼窗扉”进一步描绘霜气侵入室内,逼近窗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寒冷的氛围。

“坐睡依炉暖”写诗人倚炉取暖,试图抵抗寒意,但只能暂时获得一丝慰藉。“细声闻叶飞”则通过听觉,捕捉到秋叶在霜冻中飘落的声音,增添了凄凉的意象。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两句,诗人提到箱子里闲置的蕉絺(一种轻薄的夏衣)无处可用,而砧声响起,暗示着人们开始准备冬衣,这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最后,“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表达诗人起身看庭院,发现即使是松竹这样的常青植物,在霜寒中也显得寻常,暗寓人生如斯,即使在困顿中,也要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霜降的景象,寓言人生的冷暖变化,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具有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