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别离二首(其二)
明 · 陶益
风生战马鸣,貂裘冷如铁。
天子重边陲,壮士轻离别。
挥剑战秦城,据鞍持汉节。
日月忽已除,江山消积雪。
梅花不堪折,闺中怀更切。
佔毕写柔情,一行一哽咽。
愿得大刀头,于焉袪郁结。
天子重边陲,壮士轻离别。
挥剑战秦城,据鞍持汉节。
日月忽已除,江山消积雪。
梅花不堪折,闺中怀更切。
佔毕写柔情,一行一哽咽。
愿得大刀头,于焉袪郁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背景下的别离之情,情感深沉而悲壮。首句“风生战马鸣,貂裘冷如铁”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场的紧张氛围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接着,“天子重边陲,壮士轻离别”表达了对国家边防的重视与战士们面对离别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
“挥剑战秦城,据鞍持汉节”两句,通过具体的行动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战斗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坚守的信念和忠诚。“日月忽已除,江山消积雪”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结束,隐含着对和平的渴望。
“梅花不堪折,闺中怀更切”将自然界的梅花与远方的家人联系起来,表达了战士们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思念在战争环境下更加深切。最后,“佔毕写柔情,一行一哽咽。愿得大刀头,于焉袪郁结”,通过书写柔情和希望得到大刀头(可能象征胜利或和平)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战士们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古代战争背景下人物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家庭的深情,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是古代文学中表现战争与别离主题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