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于鳦先
明 · 王世贞
一春孤抱叹无当,行卷初开喜欲狂。
今日君王应爱少,古时童子解为郎。
群珠拣尽无鱼目,六翮成来肯雁行。
莫道李膺门第峻,久容文举独升床。
今日君王应爱少,古时童子解为郎。
群珠拣尽无鱼目,六翮成来肯雁行。
莫道李膺门第峻,久容文举独升床。
鉴赏
这首诗《答于鳦先》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出众、得到赏识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
首句“一春孤抱叹无当”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状态,春天的季节更添了几分愁绪。接着,“行卷初开喜欲狂”则转而表达出当诗人的作品初次被展示,得到认可时的狂喜之情,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在文学道路上的渴望与满足。
“今日君王应爱少,古时童子解为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君王比作能识才的伯乐,暗示自己虽非古代童子,但才华已足以吸引君王的注意。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童子早慧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群珠拣尽无鱼目,六翮成来肯雁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才华出众,如同珍珠中无鱼目之瑕,六翮(鸟翼)成就后,自然能够与雁群并肩飞翔。这里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才华与志向。
最后,“莫道李膺门第峻,久容文举独升床”以历史典故结尾,引用了汉代名士李膺的典故,表明即使出身寒微,也能凭借才华获得赏识,如同孔融(文举)一样,最终得以升迁。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的自信,也寄寓了对于社会公正与机会平等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华得到认可的喜悦与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