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至一园池藕花盛开水鸟飞鸣为作二小诗记之(其一)
宋 · 张耒
偶来乘兴不须疑,一顷秋香欲发时。
老子婆娑真为尔,百回相见愧鸬鹚。
老子婆娑真为尔,百回相见愧鸬鹚。
注释
偶来:偶尔来访。乘兴:带着兴趣。
不须疑:不必怀疑。
顷:顷刻,片刻。
秋香:秋天的菊花香气。
欲发:即将开放。
老子:古人常自称为老子,这里指诗人自己。
婆娑:形容姿态悠闲或老态龙钟。
真为尔:真是为你(指菊花)。
百回:多次,反复。
相见:与菊花相见。
愧:感到惭愧。
鸬鹚:水鸟,这里可能比喻不会欣赏的人。
翻译
偶尔兴致勃勃来访无需怀疑正值满园秋菊即将绽放之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梦至一园池藕花盛开水鸟飞鸣为作二小诗记之(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写景兼含哲理的小诗。
首句“偶来乘兴不须疑”,表达了诗人在心情舒畅时偶然造访某地,不带任何疑虑或预设的自然态度。这句话设置了整个诗歌轻松自如的情绪基调。
接下来的“一顷秋香欲发时”描绘了一幅秋日花香即将开放的画面。这里,“一顷”意指短暂的时间,即将到来之际;“秋香”则是泛指各种秋天会开放的花朵,隐含着丰富而微妙的情感。
第三句“老子婆娑真为尔”,诗人自称“老子”,表现了一种超然世俗、悠然自得的心态。这里,“婆娑”意味着悠闲自在的样子,“真为尔”则表明这种生活状态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最后一句“百回相见愧鸬鹚”,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与鸬鹚(一种水鸟)相比较。诗人用“百回相见”来形容自己与自然界的频繁交接,感慨于无法像鸬鹚那样自由自在,流露出一丝自嘲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花香和水鸟飞鸣的情景,以及对自由生活态度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