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诏司马温公范文正公赠太师外祖丞相赠太保悲喜交集慨然赋诗赏析

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诏司马温公范文正公赠太师外祖丞相赠太保悲喜交集慨然赋诗

宋 · 宗泽
我君肇当阳,憸佞毕退听。
示民以好恶,观此第一政。
恭惟司马范,二老文且正。
堂堂外王父,九牧称无尽。
宸章粲褒贲,倬彼云汉盛。
昭回天下来,光生万象俊。
小臣行抱忧,中路得此庆。
慨然夷望归,欣闻比干赠。
伤心外王父,三黜坐谏争。
未为召公保,亟上丞相印。
群邪肆欺诬,不死仗元圣。
阉童裂茅土,儇子执魁柄。
十载卧江湖,赍志目不瞑。
谁言堕黄壤,庙象饰绣衮。
石椁安用营,金縢渠不信。
因知日月星,虽晦终不泯。
一旦遇雷风,浮云岂能病。

注释

肇:开始。
憸佞:奸佞之人。
好恶:爱憎。
司马范:人物名,可能指有威望的长者。
二老:指司马范和另一位长者。
九牧:九州的官员。
宸章:皇帝的诏书。
昭回:光明照耀。
庙象:庙宇中的塑像。
绣衮:绣制的礼服。

翻译

我们的君主开始治理,奸佞之人纷纷退避。
他向民众展示爱憎,这是他的首要政绩。
敬仰司马范,两位长者文雅且公正。
伟大的外祖父,九州牧守都称赞他的美德无尽。
皇上的诏书光彩照人,赞美如云汉般盛大。
他的光辉照耀天下,万物因他而显俊美。
我这个小臣内心忧虑,却在这途中得到喜庆。
感慨之余,希望能效仿比干,直言进谏。
令人痛心的是,外祖父因直言被贬三次。
他并未成为召公那样的保国者,却急于辞去丞相之位。
众多邪恶之人肆意欺诈,他的生存全靠圣明的君主。
宦官篡权,狡猾的小人掌握了权力。
他在江湖十年,怀抱壮志,双目不瞑。
谁能料到,他虽逝去,庙宇中的塑像仍身披绣袍。
石棺何需建造,金縢密信无人相信。
由此得知,日月星辰虽有时暗淡,但永不熄灭。
一旦风云变幻,浮云怎能阻挡他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宗泽所作,表达了对司马温公(司马光)和范文正公(范仲淹)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中首先赞扬了两位先贤的德行与政绩,司马光公正无私,范仲淹则文武兼备,受到广泛赞誉。接着,诗人提及自己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未能如召公般保位,但仍然坚守原则,即使身处江湖也心怀壮志。

诗中提到的“三黜坐谏争”表达了宗泽的忠诚和坚韧,他并未因多次被贬而放弃,反而视之为荣耀,因为他的忠贞得到了元圣(指皇帝)的认可。然而,他也揭示了当时朝廷中的邪恶势力和欺诈行为,暗示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非个人失意,而是朝政腐败的结果。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虽然身陷困境,但坚信自己的清白终将昭雪,如同日月星辰,即使在阴霾中也能保持其光辉。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像司马温公和范文正公那样,得到公正的评价,即使身死,其功绩也会被后人铭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贤者的景仰,又有对自己遭遇的悲喜交织,体现了宗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