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黄山棹歌十阕)
垂髫戴白趁墟人。
衣食足,屋庐新。
何必桃源始避秦。
词语解释
避秦的意思:(1).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隐居。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夏阳 适 晋 ,得 随会 而同奔; 东海 避 秦 ,与 毛公 而俱隐。” 唐 苏广文 《自商山宿隐居》诗:“闻道 桃园 堪避 秦 ,寻幽数日不逢人。”(2).指躲避强暴或战乱。《元人小令集·梧叶儿·天台洞》:“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 秦 。”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我们参禪原是虚名,避 秦 乃其实意。” ...
趁墟的意思:亦作“趁虚”。亦作“趂虚”。赶集。 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 峒 客,緑荷包饭趁虚人。” 宋 钱易 《南部新书》辛:“ 端州 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趂虚。” 宋 范成大 《豫章南浦亭泊舟》诗之二:“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鸮鸟》:“ 周村 为商贾所集,趁墟者车马辐輳。” 杨干华 《惊蛰雷》:“ 钱革 借口学 大寨 ,组织冲击队,不准人探亲,不准人趁墟。”...
垂髫的意思:[释义](名)〈书〉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构成]动宾式:垂|髫 [反义]耄耋...
戴白的意思:头戴白发,形容人老。亦代称老人。《汉书·严助传》:“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寧,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颜师古 注:“戴白,言白髮在首。” 唐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 江 南戴白尽能言,此地曾为 庆封 宅。” 宋 陆游 《新凉书怀》诗之三:“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戴白各欣然。”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 蜀 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
海神的意思:传说的海中之神。《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师》:“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何必的意思:[释义](副)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构成]偏正式:何〔必 [例句]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作状语)...
腊鼓的意思:(1).古人于腊日或腊前一日击鼓驱疫,因有是名。《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 汉 高诱 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竝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2).泛指岁末或春来的信息。 唐 韩翃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诗:“寒塘敛暮雪,腊鼓迎春早。” 宁调元 《海上次韵答天梅》:“残雪未消成腊鼓,新元弹指过 黄龙 。”...
桃源的意思:(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赌博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
屋庐的意思:(1).住房。 唐 韩愈 《示儿》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2).复姓。 战国 有 屋庐连 。见《孟子·告子下》 汉 赵岐 注。...
衣食的意思:◎ 衣食 yīshí[food and clothing]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