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行
明 · 王鏊
日没处,天尽头,尾闾东注何时休。
蓬壶阆苑在何处,闻有金银宫阙五城十二之琼楼。
我欲往从之,但见洪涛巨浪从我今谁由。
何当挟飞仙,汗漫同遨游。
弱流万里等閒度,遍览三山与十洲。
蓬壶阆苑在何处,闻有金银宫阙五城十二之琼楼。
我欲往从之,但见洪涛巨浪从我今谁由。
何当挟飞仙,汗漫同遨游。
弱流万里等閒度,遍览三山与十洲。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海行》,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大海的无限遐想与向往,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首句“日没处,天尽头,尾闾东注何时休”以日落和大海的广阔为背景,表达了对大海无尽的想象。尾闾,传说中的地底出口,此处用来形容大海的深邃与无穷。诗人以日落和尾闾的意象,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神秘。
接着,“蓬壶阆苑在何处,闻有金银宫阙五城十二之琼楼”两句,将想象中的仙境与现实中的大海相连,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与向往。蓬壶阆苑,古代神话中的仙境,金银宫阙、五城十二楼则是极尽奢华的想象,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我欲往从之,但见洪涛巨浪从我今谁由”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这些美好事物的决心,但面对汹涌的海浪,又感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这里既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也隐含了对现实挑战的无奈与反思。
最后,“何当挟飞仙,汗漫同遨游。弱流万里等闲度,遍览三山与十洲”四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仙人的力量,跨越重重障碍,畅游于仙境之中。弱流,指细小的水流,此处比喻困难或障碍;三山与十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和仙岛,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这几句诗展现了诗人超越现实、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浪漫情怀。
整体而言,《望海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海的深刻情感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