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砺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双眼荒荒不寐时,冥搜俊杰慕夷齐。
谶符铁券虏当灭,梦出玉清天亦低。
城里月明闻虎过,人间夜久望鸡啼。
深怜举国巅崖底,谁搆悬空万丈梯。
谶符铁券虏当灭,梦出玉清天亦低。
城里月明闻虎过,人间夜久望鸡啼。
深怜举国巅崖底,谁搆悬空万丈梯。
鉴赏
此诗《十六砺》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以“双眼荒荒不寐时”开篇,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景。接着“冥搜俊杰慕夷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仰慕之情,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谶符铁券虏当灭”,诗人借预言和象征之物,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与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梦出玉清天亦低”,则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城里月明闻虎过,人间夜久望鸡啼”,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城市与乡村的夜晚景象,同时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城市中的宁静被突然的声响打破,而乡村的寂静则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和平生活的向往。
“深怜举国巅崖底,谁搆悬空万丈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改变现状、实现理想抱负的渴望。他深情地怜悯着国家的艰难处境,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中,谁能搭建起通往希望的万丈高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