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八月三十日小园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赏忆刘判官叶令君赏析

八月三十日小园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赏忆刘判官叶令君

宋 · 李龏
日出理簿书,夜常秉烛归。
不知花开谢,间关园鸟啼。
朅来巾峰下,三度著秋衣。
丹桂立西风,明年开向谁。
俗吏痴已甚,骚人貌难追。
坐中金兰契,萧爽芙蓉姿。
酒漓饮不醉,取欢在琴诗。
村落有贫民,拦道诉寒饥。
官涂一笑过,念此令人悲。
贤哉二大夫,露宿东西溪。

鉴赏

这首宋朝李龏所作的《八月三十日小园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赏忆刘判官叶令君》诗,描绘了诗人与同僚在小园中赏桂的情景,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首句“日出理簿书,夜常秉烛归”,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忙碌生活,白天处理公务,夜晚还要加班加点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然而,即便如此繁忙,诗人依然不忘自然之美,夜晚时分,他还会提灯归家,欣赏园中的景色。

接着,“不知花开谢,间关园鸟啼”两句,通过对比花开与花落,以及园中鸟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花开时的绚烂与花落后的寂静,以及鸟儿的啼鸣,构成了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朅来巾峰下,三度著秋衣”描述了诗人多次来到这座山峰下的经历,随着季节更迭,他穿上了三层秋衣,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丹桂立西风,明年开向谁”则将目光转向了小园中的桂花树。在秋风的吹拂下,桂花树屹立不倒,预示着明年它将继续绽放。然而,诗人却在思考,明年这美丽的花朵会为谁而开?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沉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俗吏痴已甚,骚人貌难追”反映了诗人对官场俗务的厌倦和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坐中金兰契,萧爽芙蓉姿”则描绘了诗人与同僚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如同金兰之交,气质高雅,如同芙蓉般清新脱俗。

“酒漓饮不醉,取欢在琴诗”表明了诗人与同僚们以琴声和诗歌为乐,饮酒虽不多,但其乐无穷,这种精神上的愉悦远胜于物质的享受。

最后,“村落有贫民,拦道诉寒饥。官涂一笑过,念此令人悲”揭示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百姓疾苦的关注。尽管他在官途上微笑着走过,但心中却为那些因饥饿而拦路求援的贫民感到深深的悲哀。这不仅是对社会不公的揭露,也是诗人内心善良与同情心的体现。

“贤哉二大夫,露宿东西溪”是对两位品德高尚的官员的赞颂,他们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坚守职责,这种精神值得后世学习和传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社会问题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