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郡梦中诗
明 · 袁宏道
枕上见青天,明月光流地。
空水色相函,千里无停翳。
微云起天末,缭绕忽成字。
或散或披丝,或累若椎髻。
属思尚未竟,候人催解辔。
携梦入征途,马上犹啽呓。
翘首望漳河,停鞭思魏帝。
空水色相函,千里无停翳。
微云起天末,缭绕忽成字。
或散或披丝,或累若椎髻。
属思尚未竟,候人催解辔。
携梦入征途,马上犹啽呓。
翘首望漳河,停鞭思魏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邺郡梦境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
首句“枕上见青天,明月光流地”以“枕上”开篇,暗示诗人处于梦中状态,通过“见青天”与“明月光流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梦幻般的氛围。明月洒落大地,照亮了整个世界,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接着,“空水色相函,千里无停翳”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意境。空中的月色与水面的倒影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千里之遥的景色都清晰可见,没有一丝遮挡,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纯净。
“微云起天末,缭绕忽成字”描绘了云彩在天空中飘动,仿佛在空中书写文字,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这些云字或散或聚,形态各异,展现了云彩变幻莫测的美。
“或散或披丝,或累若椎髻”继续描述云彩的形态,有的如细丝般轻盈飘逸,有的则紧密堆积,如同椎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云彩的多样性和动态美。
“属思尚未竟,候人催解辔”表达了诗人虽然沉浸在思考之中,但被外界事物所打扰,不得不结束思绪,准备启程。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携梦入征途,马上犹啽呓”说明诗人带着梦境中的感受踏入征途,即使在马背上,梦境中的声音仍然回荡,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交融。
最后,“翘首望漳河,停鞭思魏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翘首远望漳河,心中浮现出对魏帝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中的奇景,融合了自然之美、情感之深和历史之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