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轩行
明 · 胡奎
阿母昔年生子时,灵鹊群飞庭树枝。
自从阿母生子后,一月一年来上楼。
人言鹊声能送喜,为报君家得贤子。
十龄能读书,二十走马青云衢,三十得官东海隅。
阿母骑鸾上天去,故巢几度空山雨,鹊声犹绕庭前树。
子今远游天一方,不见白头在中堂,但闻唼唼鸣朝阳。
唼唼复唼唼,风吹庭树叶。
叶落枝头还再生,安得母来闻鹊声。
自从阿母生子后,一月一年来上楼。
人言鹊声能送喜,为报君家得贤子。
十龄能读书,二十走马青云衢,三十得官东海隅。
阿母骑鸾上天去,故巢几度空山雨,鹊声犹绕庭前树。
子今远游天一方,不见白头在中堂,但闻唼唼鸣朝阳。
唼唼复唼唼,风吹庭树叶。
叶落枝头还再生,安得母来闻鹊声。
鉴赏
这首《鹊轩行》是明代诗人胡奎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只灵鹊与一位母亲及其儿子之间的故事,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寓意。
诗开篇以“阿母昔年生子时”引入,灵鹊群飞象征着吉祥与新生。随着阿母生子,时间流转,儿子从幼年到成年,直至步入仕途,每一步都伴随着灵鹊的见证。十岁读书,二十岁驰骋官场,三十岁获得官职,儿子的成长轨迹与灵鹊的陪伴交织在一起,寓意着成长与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阿母骑鸾上天,留下空巢与风雨中的山林,灵鹊的声音依旧回荡在庭院的树木间。这不仅是对阿母离世的哀悼,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儿子远游他方,阿母无法再见到,只能通过灵鹊的叫声,寄托思念之情。灵鹊的叫声“唼唼”,仿佛是对阿母的呼唤,也象征着对远方儿子的思念。风吹动庭院的树叶,落叶归根,象征着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灵鹊这一意象,串联起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