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舍人
唐 · 方干
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
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他年莫学鸱夷子,远泛扁舟用铸金。
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他年莫学鸱夷子,远泛扁舟用铸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海内:四海之内,泛指全中国。芳声:美好的名声。
承家:继承家业或家风。
三代相门:连续三代都是高官的家庭。
深:深远,形容家族背景深厚。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或功臣时,将符节一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这里指被授予高位。
东人:东方的人们,泛指百姓。
望:期望。
援笔:提笔,指写作。
圣主心:皇帝的心意。
此地:这里,指任职的地方。
清廉:清正廉洁。
饮水:比喻生活简单朴素。
四方:全国各地。
焦热:焦急而渴望。
为霖:成为甘霖,比喻成为百姓期盼的救星。
他年:将来。
莫学:不要学习。
鸱夷子:范蠡的别称,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助勾践复国后隐退,泛舟五湖,后成为富商。
远泛扁舟:远离尘嚣,乘小船漂泊。
用铸金:以铸钱为事,喻指经商致富。
翻译
谁的美名在四海之内能与之并肩,家族三代皆为相门,门第深远。被赐予符节,符合东方人们的期望,提笔曾传达圣主的心意。
在这里,他清正廉洁,生活朴素如饮水,各地百姓都在焦灼中期待他如甘霖降临。
将来不要学那范蠡(鸱夷子),远离世事,泛舟江湖,以铸造金钱为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张舍人的深切赞美之情。开篇两句“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表达了诗人对于张舍人在全国范围内的美好声誉以及他家族三代之间深厚的情谊给予极高的评价。
接着,“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两句中,诗人指出张舍人的才能和品德已经得到了人民的仰望,并且他的才华甚至被皇帝所赏识,这不仅彰显了其个人能力,也反映了他在官方的地位。
“此地清廉惟饮水”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张舍人的清正廉洁给予高度评价,他唯一的享受就是简单的饮水,这象征着他的简朴和高尚的品质。紧接着,“四方焦热待为霖”则描绘了一种期待,即在干旱酷热的环境中,人们渴望像张舍人这样清廉的人带来凉爽如雨的恩泽。
最后两句“他年莫学鸱夷子,远泛扁舟用铸金”则通过对古代贤者鸱夷子的提及,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意效仿那些只知虚华外表而不知内在修养的人,而是希望能够像张舍人一样,以纯洁的心灵远离世俗的喧嚣,追求真正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铸金”象征着高贵和坚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品德与才能并重、清廉自守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