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水桥
明 · 韩日缵
千寻松桧肃萧森,洙水回萦古阁阴。
分派长流君子泽,寻源还到圣人林。
环桥异代频留碣,筑室当年忆治任。
一自太牢隆汉祀,泉边几度翠华临。
分派长流君子泽,寻源还到圣人林。
环桥异代频留碣,筑室当年忆治任。
一自太牢隆汉祀,泉边几度翠华临。
鉴赏
此诗《洙水桥》由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通过对洙水桥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首句“千寻松桧肃萧森”,以“千寻”形容松树之高,展现出松树的挺拔与苍劲,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邃的氛围。“肃萧森”则描绘了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接着,“洙水回萦古阁阴”一句,将视线转向洙水,洙水环绕着古老的楼阁,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转感。这里的“萦”字生动地描绘了洙水绕着古阁流动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分派长流君子泽,寻源还到圣人林”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洙水与君子、圣人的精神联系起来,寓意深远。君子之泽,指的是君子的品德和智慧如同流水一般,滋养着周围的人;圣人林,则象征着圣人的智慧如同森林一样茂盛,影响深远。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君子与圣人精神的崇敬之情。
“环桥异代频留碣,筑室当年忆治任”则通过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洙水桥及其周边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环桥异代留下的石碑,见证了不同年代的变迁;当年筑室的场景,让人回忆起治理国家的重任。这些历史痕迹不仅丰富了洙水桥的文化内涵,也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尊重。
最后,“一自太牢隆汉祀,泉边几度翠华临”两句,将目光转向祭祀活动,通过“太牢”这一古代祭祀仪式的描述,展现了洙水桥作为祭祀场所的重要地位。翠华,常用来形容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借指帝王对洙水桥的重视与亲临,进一步强调了洙水桥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洙水桥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更深刻地揭示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