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其二)
宋 · 释德洪
方经脱手春,又复送馀热。
悬知到故山,定与秋风别。
悬知到故山,定与秋风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敏感感受。通过“方经脱手春,又复送馀热”,诗人表达了春天过去,夏日余温未尽的时节变化,预示着即将迎来新的季节。接着,“悬知到故山,定与秋风别”则暗示了朋友将前往另一个地方,与秋天的凉风相别,暗含离别的伤感。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这一部分交代了背景,说明朋友来访时在竹寺外的溪流石桥边共度了一整天,现在朋友离开,诗人亲自送到桥西。这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其二)”表明了朋友离开前吟诵了关于庐山远行的诗句,并寄给诗人十首诗表达情感,诗人则回以这首诗作为回应。这里引用了“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的诗句,原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原诗表达了对友人轻松愉快地告别,无需过分悲伤的情感。释德洪在此处借用,既是对朋友轻松态度的赞赏,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禅宗中对于生死离别淡然处之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友情深厚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