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二)赏析

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二)

明 · 王世贞
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
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
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
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
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
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
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
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
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
耕则共地肺,居则保天倪。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弃官学道的敬佩之情,并通过一系列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点明了对世俗追求的不屑,强调了遵循正道的重要性。接着,“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运用反问和比喻,暗示在看似平凡甚至污浊的环境中,也能孕育出非凡的事物或人物。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与偏颇之间的对立,以及人们对真理追求的艰难。接下来,“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则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指出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完全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揭示了名利对人的迷惑作用,指出人们往往在追逐表面的成功与财富时迷失了自我。随后,“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嘈杂与混乱,以及个体在这种环境下容易陷入困境的状态。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通过植物的生长周期来比喻人生的阶段,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成长的重要性。紧接着,“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描述了朋友弃官学道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其选择的认同和支持。“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朋友在学道路上的成就,以及其精神境界的提升。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象征着朋友在学道过程中的纯洁与坚持。“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反省,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需努力改进。

最后,“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弱水和玉京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则是对晚年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弃官学道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智慧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