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同泛湖游北山
宋 · 苏轼
三吴雨连月,湖水日夜添。
寻僧去无路,潋潋水拍檐。
驾言徂北山,得与幽人兼。
清风洗昏翳,晚景分秾纤。
缥缈朱楼人,斜阳半疏帘。
临风一挥手,怅焉起遐瞻。
世人骛朝市,独向溪山廉。
此乐得有命,轻传神所歼。
寻僧去无路,潋潋水拍檐。
驾言徂北山,得与幽人兼。
清风洗昏翳,晚景分秾纤。
缥缈朱楼人,斜阳半疏帘。
临风一挥手,怅焉起遐瞻。
世人骛朝市,独向溪山廉。
此乐得有命,轻传神所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雨景象,诗人在连绵细雨中与友人泛舟湖上,游览北山之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是苏轼在被贬居住时期创作的一首佳作。
"三吴雨连月,湖水日夜添"两句,通过对雨的描写和湖水盈满的形象,营造出一个春天湿润丰沛的氛围。"寻僧去无路,潋潋水拍檐"则表达了诗人寻找朋友却因连绵细雨而难以找到具体路径,只能听着雨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
"驾言徂北山,得与幽人兼"一句,展示了诗人驾舟前往北山,与隐居于此的友人们共同享受这份宁静。"清风洗昏翳,晚景分秾纤"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朗的画面,诗人感受到清风吹拂之下,那些模糊不清的景物变得分外清楚。
"缥缈朱楼人,斜阳半疏帘"则通过对室内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室内人的悠闲情态。"临风一挥手,怅焉起遐瞻"两句中,诗人在微风中轻松地挥动双手,心中涌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愉悦。
"世人骛朝市,独向溪山廉"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红尘俗世的疏离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最后两句"此乐得有命,轻传神所歼"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大自然中寻找到心灵寄托的感激,以及这种喜悦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赐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水、风和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