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国纲理问塞河诗卷
元 · 卢亘
导河积石尧解忧,滔天之水成安流。
何年决齧半南土,清淮怒卷黄云愁。
宣房既筑汉歌喜,越巫抱璧神光起。
害除梁楚二渠成,海溢西南九河死。
后来群策知谁贤,何人捧土能防川。
彭城楼堞照黄土,河平堰石愁金天。
吾皇放勋超万古,泽世馀功平水土。
睢阳塞决付贤侯,解变狂澜作安堵。
于今此功宁复有,从容小试经纶手。
千年遗爱在邦民,春风吹水浓如酒。
何年决齧半南土,清淮怒卷黄云愁。
宣房既筑汉歌喜,越巫抱璧神光起。
害除梁楚二渠成,海溢西南九河死。
后来群策知谁贤,何人捧土能防川。
彭城楼堞照黄土,河平堰石愁金天。
吾皇放勋超万古,泽世馀功平水土。
睢阳塞决付贤侯,解变狂澜作安堵。
于今此功宁复有,从容小试经纶手。
千年遗爱在邦民,春风吹水浓如酒。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卢亘的《题张国纲理问塞河诗卷》,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深邃的政治眼光,描绘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壮举与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古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智慧与勇气。
开篇“导河积石尧解忧,滔天之水成安流”,以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为引子,赞颂了古代先贤治理洪水的伟大成就,使洪水化险为夷,带来安宁。接着“何年决齧半南土,清淮怒卷黄云愁”两句,通过描述洪水肆虐的情景,反衬出治水工程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宣房既筑汉歌喜,越巫抱璧神光起”两句,赞美了汉代宣房工程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喜悦,还激发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随后,“害除梁楚二渠成,海溢西南九河死”则进一步强调了治水工程对消除灾害、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后来群策知谁贤,何人捧土能防川”表达了对后世治水者的期待与疑问,暗示了治水事业的传承与挑战。接下来的几句“彭城楼堞照黄土,河平堰石愁金天”描绘了治水工程完成后,大地恢复平静、河川得以安定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吾皇放勋超万古,泽世馀功平水土”将话题转向当代,表达了对君主英明领导的颂扬,以及治水工程对社会福祉的长远贡献。“睢阳塞决付贤侯,解变狂澜作安堵”则点明了地方官员在治水中的角色与责任。
“于今此功宁复有,从容小试经纶手”表达了对当前治水能力的自信与期待。“千年遗爱在邦民,春风吹水浓如酒”则以美好的愿景收尾,预示着治水工程带来的恩泽将长久惠及民众,如同春风拂面,滋润心田。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治水工程的深远意义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治水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未来治水事业的美好展望。